黨建工作“根深”才能“葉茂”。黑龍江省延壽縣結合本地特色,打造“五彩黨建”品牌,讓基層黨組織成為凝聚黨員群眾的“主心骨”,讓黨員幹部成為推動發展的“領頭雁”。在延壽縣這片熱土上,人們感受到了一股“五彩”律動……
延壽縣開展“五彩黨建”活動
年初以來,延壽縣以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為主線,在總結提煉全縣歷年黨建經驗做法的基礎上,創新打造“紅色教育”、“綠色發展”、“金色先鋒”、“橙色關愛”、“青色廉潔”“五彩黨建”特色品牌工程,築牢黨員幹部“五心”意識、鍛造“五型”幹部隊伍,為縣域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提供了堅強組織保證。
“紅色教育”築牢忠誠之心 鍛造“學習型”黨員幹部隊伍
日前,位於原延壽縣政府院內的松江省史跡陳列館迎來了參觀學習的第436個團體。該團體在行進與駐足間重溫了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艱苦卓絕的革命歷程,在講解與互動中領略了新時期共産黨領導下偉大祖國的豐功偉績。
參觀團在松江省史跡陳列館參觀學習
近年來,延壽縣依託松江省史跡陳列館、烈士陵園等紅色教育基地,組織黨員幹部開展主題黨日、現場講黨課等教育活動,為譜寫現代化美好延壽新篇章提供不竭精神源泉。
同時,延壽縣開展心向“黨旗紅”、踐行“志願紅”,展開紅旗評比和黨員志願服務等活動。以此抓住思想建黨這個根本,持之以恒抓好思想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提高政治站位、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築牢忠誠之心,著力錘鍊一支愛學習、黨性強、覺悟高的“學習型”幹部隊伍。
“綠色發展”築牢進取之心 鍛造“實幹型”黨員幹部隊伍
項目建設現場
近日,延壽縣農林生物質熱電聯産項目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為10月份投産打下堅實的基礎。項目負責人介紹説,延壽縣領導剛剛為企業解決了送變電線路上徵地的難題。
在延壽大地上,像這些為企業“急難愁盼”紓困解難的實幹型黨員幹部比比皆是。
延壽縣組織全縣幹部以“解放思想,推動發展”為主題,積極踴躍為縣域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建言獻策,為縣委、縣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參考。同時,縣級領導幹部結合分管工作深入企業走訪調研,廣泛聽取意見建議,了解掌握企業經營發展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幫助企業找準解決問題的對策舉措。
延壽縣抓住高品質發展這個關鍵,著力破解發展瓶頸,通過開展“我為發展獻一策”、“我為企業解難題”、“抓好黨建促發展”等活動,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求真務實、真抓實幹、創先爭優,築牢進取之心,著力錘鍊一支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的“實幹型”黨員幹部隊伍。
“金色先鋒”築牢責任之心 鍛造“擔當型”黨員幹部隊伍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延壽縣充分發揮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通過建設先鋒支部、鍛造先鋒隊伍、站好先鋒崗位等方式,引導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恪盡職守、勇於擔當、敢於作為,築牢責任之心,著力錘鍊一支想幹事、能幹事、會幹事的“擔當型”黨員幹部隊伍。
近年來,為著力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實施基層黨建“紅色堡壘工程”,延壽鎮奮鬥西社區和六團鎮東安村擔起示範點的重擔。自運行以來,延壽鎮奮鬥西社區和六團鎮東安村堅持制度上墻、黨員“亮相”,開展“三會一課”、志願服務、政策諮詢、技能培訓等活動,更好地把黨員群眾凝聚到了村(社區)黨組織周圍,極大提升了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凝聚力和團結引領群眾的力量。
“橙色關愛”築牢為民之心 鍛造“服務型”黨員幹部隊伍
“這裡是我們社區的童心港灣活動室,通過發揮親情關愛、學習幫扶和興趣培養等方面的功能,讓留守兒童不再感到孤單。我們通過主題活動、志願服務等,對留守兒童進行親情陪伴、情感關懷、自護教育,促進他們健康成長。”延壽鎮奮鬥西社區工作人員説,對於留守兒童的關愛只是奮鬥西社區“橙色關愛”為民服務的一小部分。
走進延壽鎮奮鬥西社區,滿眼儘是為社區居民打造的最貼心、最實用的設施和場所。
為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延壽縣通過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黨群服務中心提質活動,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心繫基層、關心群眾、熱情服務,築牢為民之心,著力錘鍊一支懂基層、熟民情、善溝通的“服務型”黨員幹部隊伍。
延壽縣黨員幹部為老人送溫暖
“青色廉潔”築牢敬畏之心 鍛造“清廉型”黨員幹部隊伍
延壽縣抓住廉潔自律不放鬆,牢固樹立規矩意識,通過讀一本廉政好書籍、看一部廉政教育片、講一堂廉政警示課等方式,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公正用權、依法用權、廉潔用權,築牢敬畏之心,著力淬煉一支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的“廉潔型”黨員幹部隊伍。
截至目前,延壽縣以黨支部為單位,以學促廉、踐廉于行,不斷築牢拒腐防變思想道德防線;同時,為黨員幹部敲響警鐘,讓黨員幹部時刻保持我清醒頭腦,警鐘長鳴;進一步強化黨員幹部紀律規矩意識,以實際行動踐行共産黨員忠誠、乾淨、擔當的錚錚誓言。
在能力作風建設帶動下,延壽縣著力打造以農村、社區黨建為基礎,以機關企事業單位、中小學校、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建為支撐的全縣黨員共同參與的黨建新格局,全縣上下呈現出朝氣蓬勃、奮發向上,活力四射、幹事創業的精神風貌。(文/圖 吳凱晗 錢璽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