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17項措施釋放政策紅利助力産業振興
來源:龍頭新聞  |  2022-06-23 09:12:00

  原標題:省自然資源廳:17項措施釋放政策紅利助力産業振興

  推動重點産業規劃落地、靈活供應冰雪旅遊産業用地、重大基礎設施和民生項目實行承諾制報批、降低産業用地成本……為助力龍江産業振興、推動高品質發展,充分發揮自然資源要素保障作用,日前,黑龍江省自然資源廳出臺《關於支持穩增長助力産業振興的政策措施》。

  這次出臺的産業振興行動計劃配套措施,重點在支持數字經濟、生物經濟、冰雪經濟和創意設計等新産業、新業態方面提供用地規劃保障;在重大項目報批審查、用地計劃指標配置、補充耕地指標調劑等方面強化政策支持供給;在優化供地方式、降低用地成本、盤活閒置資産等方面給予更多優惠讓利;在推進簡政放權、提升審批效能、完善“標準地”出讓等方面積極推動創新突破。最終形成支撐省級重大戰略實施、保障重點建設項目用地、增強産業用地供給活力、優化自然資源營商環境等四個方面的17項具體內容。

  在支撐省級重大戰略實施上:

  ——推動重點産業規劃落地。優先保障數字經濟、生物經濟、冰雪經濟、創意設計産業4個規劃落地,優先保障戰略新興産業、傳統優勢産業和現代服務業規劃用地。

  ——靈活供應冰雪旅遊産業用地。對需短期使用或修建臨時性建築物的冰雪産業項目,允許採取短期租賃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租賃年限一般不超過5年。

  ——優化新産業新業態供地方式。對利用劃撥土地上的空閒工業廠房、倉庫等興辦養老、物流、電子商務、旅遊、文化創意等産業的,在5年內可繼續以劃撥方式使用土地。

  在保障重點建設項目用地上:

  ——實施過渡期規劃保障政策。市、縣中心城區範圍外的鄉鎮,原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建設用地佈局確實無法滿足産業用地需求的,在不涉及永久基本農田和生態保護紅線的前提下,可由市(地)政府(行署)依法按程式批准調整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堅持用地計劃指標跟著項目走。對列入省“百大項目”清單的單獨選址項目,直接配置用地計劃指標,批次項目用地所需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由省級統籌保障。

  ——強化補充耕地指標保障。支持重大建設項目中補充耕地指標不足的地區,在省域內有償調劑使用指標。

  ——重大基礎設施和民生項目實行承諾制報批。重要民生保障、公共服務設施項目,沒有納入原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重點項目清單的,由當地政府承諾將項目用地納入國土空間規劃後,可按單獨選址項目進行用地報批。

  在增強産業用地供給活力上:

  ——創新産業用地供應方式。實行工業、物流等用地先租後讓、租讓結合、長期租賃、彈性年期出讓等制度。

  ——降低産業用地成本。對列入黑龍江省《優先發展産業目錄》、《農林牧漁初加工目錄》的工業項目,土地出讓底價可按不低於所在地土地等別相對應工業用地最低價標準的70%執行。

  ——鼓勵使用未利用地。對使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鎮建設用地範圍外的國有未利用地,且土地前期開發由土地使用者自行完成的工業項目用地,在確定土地出讓價格時可按不低於所在地土地等別相對應最低限價的15%(不低於實際成本費用之和)執行。

  ——推動産業用地混合利用。 鼓勵同一地塊內工業、倉儲、研發、辦公、商服等用途互利的功能混合佈置。

  ——盤活閒置國有土地資産。省屬國有企業因改制需要,符合政策規定的可將劃撥用地通過作價出資(入股)方式處置。

  ——加快失效用地和批而未供土地處置。對符合自然資源部有關規定的,由市、縣人民政府逐級報原批准機關申請撤回用地批准文件,相應的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指標、耕地佔補平衡指標仍然有效。

  在優化自然資源營商環境上:

  ——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推進以“多規合一”為基礎的規劃用地“多審合一、多證合一”改革,合併建設項目規劃選址和用地預審、合併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用地批准。

  ——提升審批服務效能。工業項目建設單位在簽訂土地出讓合同後,依申請在1個工作日內領取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積極推進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按照“標準地+承諾制”配置方式供應試點區域新增工業用地,建立“市場運作、政府守信、企業履約、過程監管、失信懲戒”的“標準地”出讓制度。

  ——提升不動産登記協同辦理時效。探索推進新建商品房項目“交地即交證”“交房即交證”試點。(記者 楊桂華)

編輯:劉才星
新聞熱線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517151231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