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在大興安嶺深處的公益慢火車
來源:央廣網  |  2022-06-24 10:09:15

  原標題:【新聞特寫】穿行在大興安嶺深處的公益慢火車

  央廣網哈爾濱6月23日消息(記者馬俊瑋)由黑龍江省齊齊哈爾站開往黑龍江省漠河市古蓮站的6245/6246次列車,是我國目前運行距離最長的公益慢火車,全程共923千米,沿途經停66個站所,平均每22分鐘就要迎接一次旅客乘降。

  列車穿行于松嫩平原和大興安嶺腹地,是興安林海深處百姓出行、就醫、上學的首選,被譽為“興安北極號”慢火車。

穿行在大興安嶺深處的公益慢火車

穿行于松嫩平原和大興安嶺腹地的6245/6246次列車,是我國目前運行距離最長的公益慢火車(央廣網記者馬俊瑋 攝)

  今年58歲的楊玉坡是齊齊哈爾客運段虎林車隊古蓮四組的列車長,在這趟被旅客稱為“齊古慢”的列車上已經工作了8個年頭。從綠皮車到空調車,他見證了這趟列車的發展變化。

  “之前這趟車夏天的時候用風扇降溫,有時候風扇不管用,乘務員就不停的用濕拖布擦地進行物理降溫。到了冬天,由於運行的區間都是高寒地區,我們得時刻看著鍋爐,稍微看不住就得滅火。窗戶也要用塑膠布糊上,不然四處漏風。但是變成空調車以後,車內冬暖夏涼,溫度也能隨時調節,旅客出行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楊玉坡説。

  今年以來,雖然疫情防控形勢嚴峻,但“興安北極號”慢火車始終堅持在鐵路運輸線上,為沿途旅客提供便利。在列車停靠的65個站所中,有43個站所只有這趟車停靠。冬季大雪封山、公路封路,這趟車就成了沿途百姓進出大山唯一的交通工具。

  今年74歲家住漠河北極村的劉淑芝、莊復才夫婦每年都要坐兩趟“興安北極號”慢火車去探望兒女,早已是這趟列車上的常客。

穿行在大興安嶺深處的公益慢火車

每年都要乘坐兩趟“興安北極號”去探望兒女的劉淑芝、莊復才夫婦(央廣網記者馬俊瑋 攝)

  今年,他們從遼寧大女兒家探親歸來,打算乘坐“興安北極號”回到漠河北極村的家中。

  劉淑芝説:“1976年我就開始坐這趟車,只要出門就坐這趟車,幾十年來早已經習慣了。不僅乘務員服務特別好,票價也不高。”

  家住翠崗、碧州等一些小站的近50名中學生、高中生需要乘坐這趟列車到新林、塔河、加格達奇地區上學,這趟列車也是他們唯一的交通工具。

  工作在大興安嶺松嶺區,家在內蒙古大楊樹鎮的包桐鴿每週末都要乘坐“興安北極號”慢火車通勤。在她看來,這趟車既方便又便宜。

  “這趟車的乘務員都非常貼心,他們怕半夜下車的旅客坐過站,每次都挨個詢問,並且在快到站的時候提醒旅客。像我每次都是半夜11點多到大楊樹,乘務員每次都會來提醒我。”包桐鴿説。

  楊玉坡介紹,“興安北極號”慢火車是為山區百姓運送蔬菜、海鮮等生活必需品的唯一途徑,極大的解決了山區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過去山區內沒有快遞,需要郵遞員運送小件信件和貨物,尤其在冬季極寒天氣下,只有通過列車才能夠為山區百姓送去信件和貨物。

穿行在大興安嶺深處的公益慢火車

列車長楊玉坡帶領乘警、列車員在烏魯布鐵乘降所組織乘降(央廣網記者馬俊瑋 攝)

  此外,“興安北極號”慢火車每組車體都配備了輪椅、擔架、坐便椅、熱水袋等,同時還設置了服務備品箱,裏面配有針線包、手提環保塑膠袋、一次性雨衣、老花鏡、充電線、一次性硬質塑膠杯、撲克牌,象棋、跳棋、軍棋等,給沿途旅客乘車提供方便。

  “雖然我們是慢火車,但哪怕只有一個旅客,我們也會為他服務,為他打開車門。我經常和乘務員説,我們公益性慢火車為旅客服務一定要體現在‘真心’二字上,要把這種為旅客服務的精神一直延續下去。”楊玉坡真誠地説。

編輯:劉才星
新聞熱線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517151231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