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黑龍江消息(記者 劉才星):“5G的應用,給農業發展帶來了全新的機遇。黑龍江是農業大省,也是農業強省,未來也將成為數字農業大省。我們要通過科技手段,為龍江農業插上翅膀,加速現代化轉向數字化的進程。”8月10日,在如期而至的2022世界5G大會上,黑龍江農投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明在國際在線訪談區接受專訪時,暢談“5G +大數據”雙輪驅動下,如何為龍江農業數字化轉型升級賦能。
黑龍江農投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明接受專訪 攝影 呂岩
“此次大會,我們展廳帶來了公司自2017年以來,承建的黑龍江省農業全産業鏈大數據服務體系的一系列系統和産品。通過農業全産業鏈大數據服務體系,滿足産業鏈上各主體剛需。” 張明介紹説。
據悉,黑龍江農投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較早從事農業大數據領域研究的企業,通過“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金融科技”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農村全産業生産經營和全場景生活服務相結合,為從事涉及“三農”的生産、經營、銷售、服務的農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涉農企業、政府主管部門、金融機構提供信息化解決方案和金融服務方案,將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農業農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該公司依託已有知識産權及農業大數據應用成果,建設完成的“黑龍江省農業農村金融服務平臺”及“農業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在金融支農、惠農服務創新方面做出了顯著貢獻。
“我們利用‘5G+農業大數據+人工智能+遙感’技術,打造了政策性農業保險服務平臺,通過數據疊加形成了精準承保一張圖,大幅提高了保險公司承保的精準度,服務、保障于農業全産業鏈發展。”張明介紹説,目前,該平臺已經成為拳頭項目,在全省四個縣開展試點工作。政策性農業保險服務平臺也已被財政部、農業部列為農業大數據重點創新項目。
為解決農村信息化程度低、數據採集難度大、數據真實性難驗證、數據標準不統一等一系列問題,該公司設計了“1+2+3”農業大數據運營方案。“1”即以數據動態採集、數據標準化管理、數據合規共享、數據多端可視化為主要內容的1套大數據管理體系,“2”即以政府數字化監管和金融數據服務為主要內容的2個大數據應用場景,“3”即以政府、企業、農戶為主要服務對象的3個互聯網服務入口。通過“1+2+3”農業大數據運營方案,進一步推動農業大數據與互聯網、物聯網、産業鏈、金融科技的有機結合,為政府服務轉型賦能、為産業鏈升級賦能、為農民穩産增收賦能。
張明介紹説,多年來,農投大數據公司積極打造農業産業互聯網,建設黑龍江“數字農業”綜合服務體系。目前,已上線運行的“農産品精準行銷服務平臺”,利用對農業生産主體基本信息和生産基地信息、生産全程信息化管理,有效解決了農業企業信息化程度低,渠道拓展和維護能力低等問題,為黑龍江省農産品優良品質背書,解決優質不優價的問題;“農業生産社會化服務平臺”成功探索出了通過“生産託管+農村金融、+糧食銀行、+農業保險”,把整個農業生産鏈條中所有場景與政府監管、農民生産之間的信息化管理場景,深度融合到一起,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形成了農業生産託管服務“黑龍江模式”。
此外,該公司打造的“大數據金融”服務體系,有效解決了農業農村貸款難、貴、慢的問題。目前,“大數據金融”服務體系已被農業部定義為“中國農村金融服務體系1.0版本”,受到國務院第七次大督察通報表揚。黑龍江省農業農村金融服務平臺,已累計線上發放貸款超過900億元,服務農業新型經營主體40余萬。“大數據保險”服務體系被財政部、農業部列為農業大數據重點創新項目,今年在省內多地開展試點工作。
“黑龍江省委、省政府把發展數字經濟作為實現‘換道超車’的四大新引擎之首。我們公司作為黑龍江省農業大數據、數字化農業的承擔者、建設者和運用者,下一步,也將與之緊密結合,打造人工智能基地建設項目,通過天空地衛星、無人機和地面的感測器規模化採集數據,讓智慧農業實現規模化覆蓋,助力黑龍江省的數字農業、現代農業向智慧農業躍升。” 張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