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31日,承載著中國航天人接續奮鬥30年的飛天夢,中國空間站夢天實驗艙順利升空。這是中國航天的又一次壯美騰飛。在這次成功發射的背後,我省多家企業貢獻了自己的“硬科技”,助力“夢天”一飛沖天,為本次發射成功提供有力保障。
東輕助力夢天實驗艙成功對接
在此次任務中,東北輕合金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東輕)生産的鋁合金材料助力夢天實驗艙成功對接。
據悉,夢天實驗艙是組成中國空間站基本構型的三個艙段之一。隨著夢天實驗艙發射入軌,與天和核心艙交會對接並完成轉位,中國空間站將形成三艙“T”字基本構型。同時,夢天實驗艙主要用於開展空間科學與應用實驗,參與空間站組合體管理,貨物氣閘艙可支持貨物自動進出艙,為艙內外科學實驗提供支持。
此次,東輕承擔了板材、型材、鍛件等多個品種的鋁合金材料的保供任務主要應用於夢天實驗艙的金屬大底、坡道驅動組件、電性船總裝備直屬件、艙外扶手、大柱段殼體等關鍵部位。東輕堅持産品品質“零缺陷、零容忍”的理念,認真把控實驗的每一個環節,保證材料參數滿足要求,性能穩定,為本次發射成功提供有力保障。
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作為夢天實驗艙的專屬“座駕”,東輕為其提供的箭體蒙皮、儲箱材料、關鍵結構連接件型材等重要鋁合金材料具有低密度、高強韌性、高耐磨及耐疲勞等特點,不僅可在火箭發射過程中承受住高溫、震動、疲勞及磨損等極端條件,還可達到箭體減重的目的。
49所助力中國空間站“拼圖”落位
此次任務中,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49所(簡稱49所)為夢天實驗艙發射升空提供了數十種百餘只感測器。
據悉,49所提供的感測器主要用於測量各系統內的壓力、溫度、濕度、氣體、流量等信號,對型號發射及在軌運行起到監測作用,為各系統控制和參數測量提供直接依據。
基於多年的成熟技術和經驗,49所項目團隊在感測器研製過程中,進行了多類型感測器長壽命的技術攻關,配合空間站多個系統、多個産品進行了針對性設計,大幅提高了感測器長壽命、高可靠等技術要求,團隊成功為航天員配備了生理信號感測器及氧氣體類感測器等多種産品,保證航天員在站內的良好狀態和良好環境。
在長五B火箭遙測系統中,49所配套了壓力、溫度、振動三大類感測器,測量系統內的相關參數,確保系統正常運行,滿足飛行各項使用要求,在飛行過程中表現優異,圓滿完成了保障任務。
哈玻院助力夢天實驗艙展“翅”
在這次任務中,哈爾濱玻璃鋼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哈玻院)承制了空間站夢天實驗艙推進分系統主承力結構、電源分系統對日定向裝置複合材料主結構、電源分系統收納箱體及隔離板。
據介紹,推進分系統主承力結構是哈玻院參與研製生産的大尺寸複合材料主承力結構,是推進分系統的結構主體,為貯箱、高壓氣瓶等動力系統組件提供了構型和結構支撐,該結構具有薄壁、大曲率、大開口、高承載等特點。
對日定向裝置為我國目前設計規模最大、連續工作壽命最長、傳輸功率最大的大型回轉運動類空間機構産品,其主承力結構是哈玻院參與研製生産。該結構為高性能碳纖維複合材料結構,為大尺寸、薄壁、多開口結構,具有結構重量輕、剛度要求高、承載能力大等特點。
哈玻院參與研製生産的收納箱體及隔離板對柔性太陽翼的結構與機構支撐及電池片起到了保護作用,攻克了複合材料結構功能一體化成型、複合材料艙外在軌耐極端空間環境、複合材料尺寸穩定性等技術難題,為夢天實驗艙展“翅”做好充足準備,確保其在軌期間“張弛有度、收放自如”且“萬無一失”。(高原 黑龍江日報記者 韓麗平 薛婧 李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