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爾濱市平房區,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等重點幫扶人員1天未開門,啟動預警;2天未開門,電話回訪;3天未開門,上門詢問。重點管控人員3天未開門,啟動預警;5 天未開門,電話回訪;7天未開門,上門詢問。該區通過打造智慧社區綜合服務平臺,制定“123”“357”預警規則,精準化服務、管控,不斷提升社區智慧化管理水準,保證民生服務更有力度、有溫度。
2022年初,智慧社區綜合服務平臺率先在平房區保國街道花卉社區開始搭建,該平臺向上與平房區信息化平臺無縫對接;向下連通基層網格,實現信息及時推送、閉環流轉和應急處置;橫向對接相關成員單位、鄉鎮街道。平臺積極探索“數字代替人力”,利用數字智慧賦能,實現基層減負、服務提升。
智慧社區綜合服務平臺
該平臺從社區居民最關心、最迫切的人口信息服務管理、資源整合、疫情防控等入手,拉近小區網格員和智慧中心間的距離,打造“一鍵呼叫,訂單辦理”服務模式,真正實現服務群眾“零距離”。目前,平房區已建立起社區“平臺數據庫”,形成“全時空佈局、全要素匯集、全方位保障、全過程覆蓋”的全要素智慧社區網格管理體系。
截至目前,平房區9個街道43個社區已全部納入智慧社區試點範圍,是全省唯一全區域納入試點的行政區。
“智慧社區綜合服務平臺可以提供多元化多場景社區服務,有助於工作人員電話提醒,上門服務,精準防控。”新偉街道萬米社區網格員柳志影説。
平房區網絡培訓會現場
柳志影所説的多元化社區服務涵蓋社區管理的方方面面。動態化人口管理過程中,工作人員可實時掌握新增入住人員、登出離開人員、新增入住房屋、登出遷出房屋、房屋居住人員變動等情況,並能進行人、房關聯信息查看,獲取變動人員的實名數據,並通過掌上通推送給社區工作人員、公安民警,真正實現實有人口管理“來有登記,走有登出”,對人口普查等調查起到了重要支撐作用。在規範化人房管理中,通過信息比對動態更新,實現實有人口信息採集與房屋管理同步一致,為網格員有針對性入戶走訪,開展實有人口服務和管理提供了便利;精準化服務管控中,可整合資源,梳理16個應用場景,每個街道打造1個特色應用場景,實現“一街一特色”。
社區是黨和政府聯繫基層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平房區通過夯實智慧社區建設基礎、增強智慧社區服務能力、強化智慧社區建設保障等舉措,探索出了一條智慧社區建設新道路,平房區正在加力打造“宜居幸福之都”樣板區。(圖/文 平房區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