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紅愛(右)教工人製作辣白菜。
近年來,幾百名農民在他鄉掙到了錢、開闊了視野後,在雞東縣各種鼓勵和扶持政策的吸引下,選擇返鄉創業。
崔紅愛、王鳳雲和崔元才是這些創業者中的三位。他們通過開店辦廠,不僅振興了鄉村,更為當地居民提供了就業崗位。
崔紅愛 把風味鹹菜廠建在村裏
崔紅愛是雞東縣雞林朝鮮族鄉雞林村的林海朝鮮族正宗鹹菜加工廠的創辦者。眼下,鹹菜加工廠進入了一年中的銷售旺季。這幾天,她和工人們忙著將各種鹹菜打包後通過快遞發給遠方的訂購者。
崔紅愛是朝鮮族人,1986年出生,成長于雞林村。2006年開始,她曾先後赴深圳、俄羅斯、韓國和廣州等多個地方打工、經商。
在遠方的打拼過程中,崔紅愛總覺得自己的根還在老家雞東,並萌生了回鄉創業的想法。回鄉做什麼呢?她一直在思考。
在廣州一家電子商務企業打工的時候,媽媽從雞東給崔紅愛郵寄來自己做的極具朝鮮族特色的辣白菜等小鹹菜。這些小鹹菜讓她更加思念故鄉,也贏得了周邊朋友的交口稱讚。她腦子裏靈光一閃,何不回家專門做這種特色鹹菜?
説幹就幹,2016年初,崔紅愛回到了家鄉。這年5月,總投資70萬元的林海朝鮮族正宗鹹菜加工廠成立。
秋天,崔紅愛採購了一大批白菜腌制辣白菜。可是,批量腌制出來的辣白菜遠沒有媽媽用小壇子腌制的味道好。她沒有氣餒,仔細探究媽媽和奶奶的腌制方法,並把她們模糊的配料具體量化,使得批量腌制的辣白菜味道一點也不差。鹹菜廠的鹹菜品類也更加齊全,茄子、蘿蔔、蘋果、梨……都被加工成小鹹菜。
她把自己的鹹菜及其製作過程搬上了線上銷售平臺,引來人們的關注,並贏得越來越多的訂單。
2019年,林海鹹菜廠生産銷售辣白菜、雪裏紅、辣蘿蔔等30多種朝鮮族特色鹹菜10萬餘斤,銷售額突破100萬元人民幣。林海鹹菜廠為當地村民提供20余個就業崗位。農閒時在該廠打工的雞林村村民吳春紅對記者説:“紅愛回來我們可高興了,在她這裡幹活一年能賺一萬多塊錢,還能照顧家庭,相信我們的日子會越來越好。”
在崔紅愛的帶動下,目前,雞林村有十幾戶村民也加入到朝鮮特色鹹菜加工和銷售中來,一起走上致富之路。
王鳳雲 開辦全縣第一家房産仲介公司
這個冬天,在縣城裏的雞東縣戀上家房地産經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鳳雲也沒閒著,一邊派員工下鄉發房屋售賣傳單,一邊蒐集房源信息。12月17日,永安鎮一位農民通過這家仲介公司如願在縣城買到了一套商品房。
王鳳雲1968年生於雞東縣東海鎮永遠村,2012年,和丈夫在山東省青島市開辦了一家小型快餐店。
在王鳳雲家的快餐店旁邊,有一家房屋仲介公司。她注意到,與快餐生意比起來,房屋仲介的生意既乾淨又有正常的作息時間,掙得還多,便萌生回家鄉開一家仲介的想法。於是,2016年下半年,王鳳雲和丈夫回到了雞東縣,爭取貸款、租房子、辦手續、找房源。2017年春天,戀上家房産經紀公司掛牌營業,它是雞東縣第一家房産仲介公司。
萬事開頭難。店雖然開起來了,但是面臨著無房源、無客戶的窘境。為了節約開支,王鳳雲和丈夫每天起早貪黑地在各個小區轉悠找房源,跑遍鄉鎮村屯分發標有房産信息的宣傳單。2017年5月,王鳳雲終於簽下開店以來的第一單生意。
慢慢地,戀上家房産經紀在當地的知名度越來越高,生意也越來越好。王鳳雲還上了創業貸款,開始雇業務員來幫助他們跑市場,並優化了門店服務標準,完善了業務人員的獎勵機制。最好的時候,業務員最多時有20多人。
雖然生意受到了疫情的影響,但是王鳳雲和丈夫還是挺了過來。“難的時候都堅持過來了,對未來我很有信心。”王鳳雲説。
客戶支付購房訂金。
崔元才 “90後”二次創業辦起養殖場
和王鳳雲一樣,雞東縣永和鎮新樂村的“90後”崔元才,也是在山東短暫創業後返鄉進行二次創業的。
崔元才1990年出生在新樂村。2014年,不甘於面朝黑土背朝天農業生産的他離家到山東省陽信縣開了一家小的按摩店。
由於生意不太景氣,再加上要結婚,2016年7月,崔元才返回新樂村。新樂村及周邊村屯的農戶有養牛的傳統,很多家庭都或多或少地養牛。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被一個養牛的親戚帶著去參加由縣裏農業部門組織的養牛培訓班。在這個培訓班上,他學到了很多關於肉牛養殖的前景和技術方面的知識,便有了辦肉牛養殖場的想法。
崔元才家的牛舍。
説幹就幹。崔元才在自家房子旁建起了一個140平方米的牛舍,又購進了13頭黃牛和飼料等,共投入了近30萬元,其中有他10萬元積蓄,還有縣勞動就業局給協調貸下來的20萬元無息貸款。
俗話説,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意思是説搞畜禽養殖有很多風險,特別是動物疫情可能會帶來致命打擊。為了做好自家養牛場的防疫,只有初中文化的崔元才向鎮裏的專家和村裏搞肉牛養殖的鄉親請教,還時常用手機在網上尋找相關的資料,制定了嚴格的防疫流程和措施。
去年,崔元才家的養牛場出欄了十余頭牛,他見到了回頭錢。現在,他家的牛場存欄42頭。人手不夠,他還在村裏雇了3個人幫他照顧牛群。
“為了節省人力,我打算買一台大型的自動拌草機。”崔元才對記者説。(文/攝 張明新 黑龍江日報記者 孫偉民 劉柏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