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履行央企責任 為黑龍江高品質發展作出郵政新貢獻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3-01-14 20:36:35

  國際在線黑龍江報道(記者呂丹丹):1月13日下午,黑龍江省人大代表,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黑龍江省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胡樹軍參加黑龍江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與代表們一起審議政府工作報告。代表們緊密結合工作實際,踴躍發言,積極討論,現場氣氛熱烈。胡樹軍認為,報告政治站位高、戰略謀劃深、工作方向明、具體措施實,是一個貫徹中央精神、落實黑龍江省委部署、體現黑龍江省實際、回應群眾期盼的好報告,是一個奮進新時代、趕考新征程、踐行新理念、擔當新使命的好報告。

堅決履行央企責任 為黑龍江高品質發展作出郵政新貢獻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30114201210

黑龍江省人大代表,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黑龍江省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胡樹軍 攝影 呂岩

  胡樹軍説:“政府工作報告是一份高舉思想旗幟,維護領袖核心,體現政治擔當,順應人民意願的政治報告和發展承諾,也是一份明確目標、務實創新、凝心聚力、彰顯作為、催人奮進的民生責任書和政府施工圖,我完全贊同。作為駐黑央企,我們對黑龍江發展信心十足!”

  胡樹軍表示,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黑龍江省分公司堅決履行央企責任,充分彰顯“國家隊”作用,將服務鄉村振興作為落實集團公司農村優勢和協同優勢的具體抓手,圍繞“村、社、戶、企、店”五大客群,統籌推進一攬子工作,推動服務鄉村振興工作體系落地,鞏固農村市場競爭優勢,為全省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區域協調發展,重點在鄉村,關鍵在農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胡樹軍説,目前為止,黑龍江郵政三級物流體系建設實現新進展,縣鄉村網絡實現全覆蓋,農村投遞汽車化達100%;郵快合作深入推進,建制村覆蓋率100%,代投民營快遞1489萬件,同比增長49.6%;郵美合作取得突破,已有16個縣分公司開展合作,累計配送商品2072萬件,實現收入1395萬元,省分公司和牡丹江市分公司獲得全國郵美合作最佳合作獎,東寧和雞東縣分公司分別獲得最佳協同獎和最佳網格獎。

  標準村建設取得新突破。黑龍江郵政複製推廣“小朱家村”模式,與駐村工作隊或第一書記結對子,聯合推進綜合服務標準村建設,提供普惠金融、農村電商、快遞物流等為一體的綜合服務解決方案,累計打造87個標準村。商流規模得到新增長。該公司累計完成批銷額1.1億元,完成計劃的175%;累計實現農産品交易額2.69億元,同比增長50.3%,完成計劃的105.3%,其中黑龍江大米交易額突破1億元,在全國150個農品基地中排名第3位;累計實現線上零售額1.17億元,進度達到260%,排名全國第1位,高於全國平均進度132個百分點。

  服務縣域商業體系展現新作為。在省商務廳確定的兩批次40個商業體系示範縣中,24個縣已在政府申報的建設模板中明確了郵政三級物流體系項目。郵政服務鄉村振興工作得到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高度認可,龍江郵政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中展現了新作為。

  普遍服務品質穩步提升。黑龍江郵政落實國家固邊政策,228處抵邊自然村實現每週投遞三頻及以上,佔比94.21%;依託三級物流體系,233個鄉鎮實現每天一頻。持續開展網點轉型,29處代辦網點改為自辦,普服網點點均收入達到211萬元。

  胡樹軍説,黑龍江郵政廣大幹部群眾要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按照集團公司黨組和省委省政府科學決策部署要求,在已有的良好基礎上,持續大抓發展、抓大發展、抓高品質發展。要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上下功夫,持續做好定點幫扶,以扶貧項目為抓手,做好定點幫扶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高品質推進標準村建設,黑龍江郵政按照“標杆引領,全面推進”原則,推廣寧安“小朱家村”模式,精選23個重點縣,重點打造460個標準村,累計建設標準村1721個,打造郵政服務鄉村振興2.0升級版。持續深耕“村社戶企店”,繼續圍繞中郵惠農示範社、綜合服務廣覆蓋兩條主線,深度融入農民合作社生産經營場景,紮實推進“一業一策”“一村一品”,推動重點客群精準對接、重點業務協同增效。

  著力打造“惠農生態”,黑龍江郵政以郵政“四流”解農村“三難”為核心,推動農村電商、寄遞倉儲、普惠金融協同發展,構建郵政農村生態場景。積極參與縣域商業體系建設,主動對接地方政府,全力爭取政策及資金支持,重點承接三級物流配送體系相關項目。強化績效考核,將服務鄉村振興重點目標任務納入各級領導的績效考核,壓實組織、推進、督導、考核等責任。

  胡樹軍説:“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振奮人心、令人期待。我們要團結奮鬥、腳踏實地、埋頭苦幹,奮力把宏偉目標變為美好現實。”

編輯:牟海微
新聞熱線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517151231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