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黑土地的豐産“密碼”
來源:黑龍江日報  |  2023-03-03 09:22:51

  陽春三月,一個充滿希望的季節,沉睡了一冬的黑土地輕輕拂下身上的積雪,即將在三江大地綻放。

  在集賢縣太平鎮太岩村的施工現場,多臺鏟車和鉤機揮舞著鐵臂搬運石頭、抬運土料,進行邊坡整形,並通過機械和人工雙管齊下加快推進施工進度,在省事省力的同時,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集賢縣農業農村局正緊鑼密鼓搶抓春耕前的施工黃金期,針對土地類型精準施策,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進度。

  田間道路平坦整齊,大小溝渠縱橫相連,“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的耕地畫卷接連展開,這是雙鴨山市集賢縣多年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標誌性成果。

  高標準農田建設是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性工程,是鞏固和提高糧食生産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實現“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重要抓手。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將推動土地適度集中連片統一種植,實現全程機械化作業,進一步改造優化灌溉水網,把泥濘的田間路變成硬化路面,更好應用秸稈還田、綠色防控、物聯網、鴨稻共生等現代農業技術。

  “過去春怕旱、夏怕蟲、秋怕澇,冬天水稻秸稈沒處收。如今土肥沃、旱能澆、澇能排、智慧殺蟲、綠色施肥。秋收沒癟籽兒,畝産過千斤,冬天秸稈回地裏,年年豐收準沒跑。”提起高標準農田建設,集賢縣福利鎮高豐村高豐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德輝用一段順口溜,將高標準農田的好處説得頭頭是道。

  劉德輝介紹,合作社種植的水稻田經過高標準農田改造後,灌溉效率至少提升了一倍。“混凝土澆築的田間渠道走水更暢快,以前很大一部分水肥都順著溝縫跑了滲了。經過改造後,不漏水不丟肥,僅用肥量就減少20%以上。”劉德輝説。

  小賬連大賬,在高標準農田的作用下,從育苗到收穫,水稻種植的各個環節都有不同程度的技術改善。去年夏天,物聯網環境監測更是幫合作社避免了作物病害的發生。回想起當時的情況,劉德輝記憶猶新:“幸虧縣裏的技術員用遠程監控看出來水稻要鬧葉尖枯病,及時教會我們用生物技術防治,水稻才沒減産。”

  物聯網環境監測全天守候,地上有稻田鴨“巡邏”,水下有稻田魚“除草”,三個好幫手代替農藥、化肥,徹底免去除蟲、除草環節,讓高標準農田更加肥沃。“水稻生長過程的數據實時採集、生長狀況實時監控,既保證合作社的稻田高産高效,還保證了水稻的優良品質,讓好大米賣上了好價錢。這讓我們徹底告別了種地看天吃飯的歷史!”劉德輝説。

  良田配良法,糧食穩增産。每年集中耕種兩萬多畝旱田的集賢縣永勝農機合作社理事長劉明坤對高標準農田建設更加認可: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合作社帶動升昌鎮永勝村從小農戶分散經營向適度規模經營轉變,為村民、村集體以及新型經營主體帶來了無限“錢”景。

  高標準農田究竟“高”在哪兒?集賢縣農田建設發展中心主任房月道出了其中的關鍵:“在農田裏實行田、土、水、路、林、電、技、管綜合配套,採取培肥地力、保水保肥、控污修復等單一措施或綜合措施。”房月介紹,高標準農田建設涉及灌溉與排水、道路、農田防護與環境保護等工程,項目建成後,農田基礎設施將得到極大改善,田間道路通達率、水資源利用率、糧食綜合生産能力將得到極大提升。“現在正在施工的項目是侵蝕溝治理谷坊建設,目的是防止水土流失,惠及升昌鎮、豐樂鎮、太平鎮等多個村屯。截至目前,已完成年度總工程量的85%,可以保證農民春耕生産。”房月説:“今年,集賢縣還計劃建設村級監控中心及耕地品質監測點,全方位監控墑情、旱情、災情,開展土壤墑情自動監測,並及時反映耕地土壤健康狀況等動態變化。”

  以前,農機難進,旱澇靠天,種地費時費工,土地經營少有人問津。如今,打了井、鋪了路,還配套建設了各種設施,大型農機來去自如。建成的高標準農田將極大改善農業生産和耕作條件,提高農業抗風險能力,降低生産成本。“種地難題解決了,糧食産量也上去了,合作社玉米畝産從500多公斤提高到了700公斤,大豆産量畝産也超過了500斤。”劉明坤説大家都看到了規模經營高標準農田的好處,十里八鄉的種糧大戶越來越多了!

  集賢縣農業農村局局長譚金龍表示,今年集賢縣年度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指標11.32萬畝,建成後旱田每畝增産80公斤,水田每畝增産20公斤,糧食年增産902.6萬公斤,年新增産值2168.2萬元,帶動周邊農民就業增收1000余萬元。通過這一穩定糧食生産、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重要舉措,集賢縣打開了黑土地上的豐産“密碼”。( 楊昕宇 黑龍江日報記者 潘宏宇)

編輯:于靈爽
新聞熱線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517151231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