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惠民保惠及全民 減輕群眾醫療費用負擔
來源:人民網+  |  2023-05-16 17:33:17

  隨著我國近年來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群眾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居民的醫療服務需求進一步擴大,醫療費用迅速增長,對我國醫療服務的供給和基本醫保基金的收支平衡帶來了重大挑戰。在商業健康保險亟待通過尋找新的突破口以更好保障國民健康的背景下,惠民保應運而生且蓬勃發展,自2015年深圳首創後,截至2022年12月底,惠民保累計保費規模約320億元,總參保人次已達2.98億,覆蓋全國29個省級行政區。

  惠民保作為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兩類不同屬性險種融合創新的定制型補充醫療保險産品,其定位是在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報銷後提供補充保障,主要目的是減輕居民的高額醫療費用負擔,因此本質上惠民保是我國基本醫療保險的一種補充保險。其能夠在獲得各地政府支持和引導、指導的基礎上,依託保險公司和相關平臺的商業化模式進行運作,同時發揮政府和市場的優勢,夯實我國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以較低的成本和較廣的覆蓋進一步滿足居民在醫療保障方面的需求,契合《“十四五”全民醫療保障規劃》中“商業保險機構開發與基本醫療保險相銜接的商業健康保險産品,更好覆蓋基本醫保不予支付的費用”的政策要求。

  目前,市場上的惠民保産品的保障責任主要分為醫保目錄內住院自付費用保障責任,醫保目錄外住院自費費用保障責任與特定藥品費用保障責任,在最初的參保門檻低、價格親民、保障全面的特點之上又有了新的改進,比如允許使用個人賬戶餘額為本人或直系親屬購買産品,允許線上繳費,進行一站式結算、特藥直付理賠等。其中,“龍江惠民保”作為黑龍江面向全省基本醫保參保人的惠民保産品,比較具有代表性。沒有年齡、健康狀況、既往病史、職業類別限制,支持職工醫保個賬餘額為本人及直系親屬支付保費,並採用“省內一站式結算+省外異地公眾號理賠”的理賠方式,全省共611家二級及以上定點醫療機構提供“一站式結算”服務。與此同時,我們注意到,自從該産品上線以來,取得了較好的市場效應。一是參保率較高,截至參保結束,“龍江惠民保”參保人數達到513.26萬人,參保率高達17.73%,位列全國省級同類項目首位。二是一站式結算理賠效果好,自保障期開始後的第一個季度,賠付額共計1.22億元,其中通過一站式結算的案件賠付額佔比超過94%,共為16697位參保人減輕了1.15億元的醫療費用負擔,平均每位參保人6907.64元,並且産品對既往症人群非常友好,在一站式結算理賠案件中將近48%為既往症人群案件。三是切實減輕了參保人醫療費用負擔,市場口碑較好。在該産品所有案件中,最高賠付金額高達31.68萬元,該出險人醫療總費用88.77萬元,由於醫保目錄外費用較高,醫保報銷36%,“龍江惠民保”報銷36%,個人僅承擔28%的費用。與此同時,我們看到公開媒體報道,哈爾濱市方正縣70歲的王先生患淋巴瘤後住院治療總費用3.1萬元,經基本醫保和“龍江惠民保”各自報銷1.2萬元後僅需承擔7000元費用,經回訪,王先生對“龍江惠民保”給予了充分肯定與感謝——“感謝惠民保,也感謝政府的惠民政策,對於需要長期治療的家庭來説,“龍江惠民保”確實能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

  可以説,經過三年多快速發展,包括“龍江惠民保”在內的各地惠民保産品經過迭代、升級,已經逐步獲得社會認可和信賴。未來惠民保的發展可以從多方面努力,首先在政府層面,為了進一步提高惠民保的可及性和可持續性,增強群眾的投保和續保意願,醫保局、稅務局和財政局等政府相關部門可以探索多元化籌資模式,比如出臺政策文件允許使用基本醫保個人賬戶餘額為本人和家庭成員繳費;鼓勵企業、事業單位和城鄉集體經濟組織為其職工和居民購買惠民保,對相應支出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對特殊困難群體進行參保補貼等等。同時提升數據開放與共享水準,加強針對性監督管理,推動優勢資源整合。在企業層面,保險公司應該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和共保協議,避免盲目跟風;結合項目運營情況,合理設置産品保障責任,以財務可持續性為前提,平衡公平性和實用性;升級增值服務,引入健康管理,提升參保人獲得感;探索允許新市民投保,增強規模效應;積極與第三方運營服務商合作,應用科技優化産品體驗等。(南開大學衛生經濟與醫療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金融學院養老與健康保障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朱銘來)

編輯:于靈爽
新聞熱線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517151231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