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由黑龍江省第一地質勘查院組織實施的“黑龍江省樺南地區稀有金屬礦普查”項目,以及“嘉蔭—牡丹江結合帶鋰、鈹稀有金屬找礦應用”科研項目中,均發現了鋰、鈹工業礦體,伴生鈮、鉭、錫,實現了黑龍江省稀有金屬“從無到有”的重大突破。
據了解,“黑龍江省樺南地區稀有金屬礦普查”項目是2022年省地勘一院實施的。經勘查,該項目於今年3月發現了36條偉晶岩脈,共圈定3條稀有金屬礦化帶及5條礦體,其中蝕變分帶與四川甲基卡式偉晶岩礦床類型,具有極好的找礦前景。並在其礦石中新發現了鋰輝石、腐鋰輝石、磷鋰鋁石、富鉭錫石、細晶石、鋰雲母系列礦物,鋰輝石、腐鋰輝石、磷鋰鋁石均為黑龍江省首次發現。該類型礦種填補了省內稀有金屬礦種空白。
“嘉蔭—牡丹江結合帶鋰、鈹稀有金屬找礦應用”科研項目是中國礦産地質志研編專題科研項目之一,由省地勘一院與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産資源所共同承擔,旨在系統總結黑龍江省東部稀有金屬礦産的成礦規律。今年4月發現了富鋰輝石蝕變鹼長花崗偉晶岩,經估算鋰輝石在岩石中含量可達14~18%。據了解,發現鋰輝石偉晶岩是黑龍江省鋰礦勘查的重大突破,對黑龍江省拓展硬岩型晶岩鋰礦及稀有金屬礦的找礦方向具有重要意義。(孫剛 黑龍江日報記者楊桂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