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牡丹江市,一場關於2023年中國椴樹蜜産情的預測分析會如火如荼地展開。專家們將蜂農們帶來的各地椴樹花進行比對、研判,對今年中國椴樹蜜産情進行預測和分析,幫助蜂農們科學“趕花期”,從而提高産量。
蜂蜜産品
“南荔枝、北椴樹”,北方椴樹蜜與南方荔枝蜜齊名,都是國內高品質蜜種。近日,記者走近這群為蜜而來的人,他們正在為打造北緯45°成熟椴樹蜜黃金産業帶而努力,讓椴樹好蜜破局出圈。
夯實基礎:好山好水産好蜜
椴樹蜜呈淺琥珀色,味道芳香濃郁、口感綿軟適口,在全國來説也是最高等級的蜜種。黑龍江省自然條件優渥,椴樹主要生長在大小興安嶺、長白山山脈,産量佔全國總産量的五分之三。2022年,黑龍江省實現養蜂126萬群,完成全年任務目標,同比增長6.8%;蜂群規模位於全國第三位。
黑龍江省通過蜂業品質提升行動以及科技示範基地建設,促進蠶蜂科技集成示範帶動作用。蘿北縣九里莊蜜蜂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等4家單位被評為2022年黑龍江省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基地,健之源黑蜂天然食品有限公司被推薦為國家現代農業全産業鏈標準化示範基地。
“蘿北縣蜂産業雖然起步晚,但是資源優厚,産業標準定位高,發展潛力巨大。”蘿北縣政協副主席張慶芳介紹,僅蘿北縣年産椴樹蜜達1000噸,“蘿北蜂蜜”獲得了國家地理標誌。
多措並舉:椴樹蜜借勢騰飛
2020年,黑龍江省委1號文件中提出了“打造北緯45°成熟椴樹蜜黃金産業帶”的發展目標,黑龍江省蠶蜂業發展中心制定了全省蜂業發展的近期目標和遠景規劃,精心打造北緯45°成熟椴樹蜜黃金産業帶,共鑄龍江蜂産業輝煌。
“近幾年,椴樹蜜産業發展呈上升勢頭,黑龍江省14個縣市區實施了蜂業品質提升行動,從2018年到2022年,總投入5710萬元。今年還將投入500萬元助力蜂業品質提升行動。”省蠶蜂業發展中心主任高清説,2020年至今,全省建設省級科技示範基地12個,有效帶動蜂産業高品質發展。
據了解,黑龍江省不斷提升蜂品牌影響力,去年全省取得國家地理標誌蜂産品4個、綠色食品認證22個。培育出“饒峰”“健之源黑蜂”“慈蜂堂”等享譽全國的知名椴樹蜜品牌,其中饒河東北黑蜂産品年創産值達3.2億元。
蜜蜂博物館
黑龍江小慈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生産的“慈蜂堂”品牌蜂膠、蜂王漿、蜂花粉、蜂蜜等系列産品,遠銷俄羅斯、韓國、日本、東南亞、非洲等國家和地區。董事長粟衛民為了持續擴大蜂蜜事業的品牌影響,投資建設的中國唯一一家東北黑蜂博物館,被中國養蜂學會授權認證為中國蜜蜂博物館分館。縱覽8500平方米的博物館,內容涵蓋了自然科普、蜜蜂文化等,是集蜂産品生産、加工、倉儲、電子商務平臺于一體的産業綜合體。該館承辦了“中國椴樹蜜旅遊文化節”,連續4年承擔了全國520世界蜜蜂日活動的東北分會場,推進了城市旅遊、商貿活動,為蜂産業示範基地推廣起到重要作用。
近年來,國家蜂産業技術體系牡丹江綜合試驗站為椴樹蜜産業進行了預測分析,現場專家根據椴樹花蕾數量、樹葉判斷當地椴樹蜜産量“大年”與“小年”,信息發佈後,為全國椴樹蜜生産經營者提供有效信息。蜂農根據信息進行選址、“趕花期”。
亟待解決:樹品牌穩市場
如何能從椴樹蜜生産大省向品牌椴樹蜜強省轉變?
吉林省養蜂科學研究所副所長陳東海説:“長白山脈地區的蜂蜜釀造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東北三省的椴樹蜜是一脈傳承、同一文化,我們應當將歷史文化底蘊賦予椴樹蜜産業發展當中,打造椴樹蜜品牌價值。”
在椴樹蜜産業未來發展上,牡丹江市特色養殖技術服務中心主任劉振林介紹,計劃將牡丹江市建設成“無假椴樹蜜”城市,並打造全國最大的椴樹蜜集散交易市場。
東北黑蜂模型
劉振林提出,要加強與全國優秀公司合作,今年與浙江千紅蜂産品、江山有蜂緣蜂業達成牡丹江市成熟蜜收購意向協議。籌建全國椴樹蜜交易中心。全面規劃牡丹江市蜂産業發展戰略部署,建設以數字智慧蜜庫、交易中心展廳、數字蜂業平臺為主體的“全國椴樹蜜交易中心”,形成年交易額超10億元的全國最大椴樹蜜集散基地。統籌省內椴樹蜜生産、加工企業,合理安排銷售渠道,並吸引外省椴樹蜜主産區的企業、客商等集中交易,穩固牡丹江市乃至全省椴樹蜜主産區地位,打開全國椴樹蜜銷售突破口。
此外,還要建立聯合打假機制,防止假蜜流通。加強與科學院共建,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福建農林大學、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牡丹江分院等科研機構和高校合作,引進蜜蜂高産、穩産、優質、抗逆、適應性強的蜜蜂新品種和養殖新技術,抗逆蜂種選育與高效育王和供種技術研究,進行蜜蜂病害和綠色防控技術研究與示範,建設蜜蜂品種繁育基地和標準化養殖示範場推廣先進技術,加速推進蜂業科技成果向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組織等新型經營主體流動轉化,加快椴樹成熟蜜生産新技術研究和推廣,提高蜂産品品質,共同打造全國北緯45°椴樹成熟蜜黃金産業帶。(黑龍江日報記者 張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