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厚植生態底色 激發綠色動能
來源:黑龍江日報  |  2023-08-31 09:30:41

  在森林中呼吸,在涼爽中度夏,在自然中療愈——盛夏的伊春滿溢“生態福利”。

  今年8月15日,迎來首個全國生態日。作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的伊春牢記“讓老林區煥發青春活力”政治囑託,聚焦答好“林區三問”,堅定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伊春:厚植生態底色 激發綠色動能

松濤萬頃築牢生態屏障 供圖伊春市委宣傳部

  伊春最大的價值在於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全面加強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伊春在全省率先打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實踐地,紮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伊春實踐。

  森林之城凝聚生態共識

  將小興安嶺大森林視為綠色發展的“根”和“魂”,伊春在生態保護的實踐中執著前行。

  在全省首設“生態日”。2021年12月,伊春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決定,將每年5月23日設立為“伊春生態日”,作為伊春聚焦生態、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動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平臺載體,由此凝聚全社會聚焦生態、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合力,成為生態建設標誌性活動。

  走進伊春森工紅松種苗繁育基地,輕基質容器罐整齊碼放著,罐中是富含滋養紅松幼苗生長的養分。“突破了過去小興安嶺只能春季造林的局限,輕基質容器育苗實現一年三季造林,新移栽的小苗成活率超過98%。”上甘嶺林業局有限公司生産負責人王立新介紹。大力推廣這種新技術,伊春森工集團先後建成輕基質網袋育苗基地12個,累計培育6600萬株。

  城外青山環抱,城內也要鬱鬱蔥蔥。伊春市從2019年起確立了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工作目標,三年來,大力推進“森林進城”“推窗見綠”“出門進園”,伊春市不斷擴大城鄉綠地總量,提升城市森林建設品質和服務功能,使城鄉生態面貌明顯改善。

  “2023年2月,經第三方測評,伊春市創森24項指標建設全面達標或超過國家評價標準。”伊春市林草局副局長劉宇介紹。

伊春:厚植生態底色 激發綠色動能

在林都伊春“森態旅居” 供圖伊春市委宣傳部

  鐵力市北星村是遠近聞名的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今年,這裡又被評為“省級村莊綠化示範村”。這個位於依吉密河畔的村落,花草樹木鬱鬱蔥蔥,炊煙嫋嫋仿佛世外桃源。説起造林綠化,在北星村當了幾十年村黨支部書記的崔樹生有太多感慨:“前兩年,村幹部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號召大家拆除木板杖換種榆樹當綠籬。又將房前屋後的小菜園統一規劃,換种經濟效益更好的果樹,北星村這才有了今天的成果。”

  伊春市生態環境局數據顯示,近十年,伊春全域森林蓄積年均凈增1000萬立方米以上,已達3.75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高達83.8%,實現了連續20年無重大森林火災,十年間森林與濕地資産總價值增加3400億元,達到1.6萬億元,全市空氣品質連續多年在全省排名前列,2022年,伊春市成為中國北方第一個全域天然氧吧城市。

  老林區多業並舉闖新路

  林木幽深,溪水潺潺,平均溫度22℃的夏天,讓伊春成為旅人嚮往的詩和遠方。

  深耕森林生態旅遊主業,相繼榮獲“中國康養旅遊城市”“中國天然氧吧城市”等榮譽,伊春“生態立市,旅遊強市”的發展定位更加突出。

  在“溪水農家院一條街”兩側,遊人在“醉蝶花谷”中賞花拍照;另一側,20多家農家小院都是林業職工開辦的。過去,林業職工工資少,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現在溪水産興業旺,不僅年輕人留下來,還吸引了南雁北飛。幾名來自青島、哈爾濱等地的投資人在這裡共同投資了體驗式民宿。

  主打餐飲的“咱家小院”老闆姜大娘説:“溪水環境美了,來旅遊的人越來越多。”

伊春:厚植生態底色 激發綠色動能

中華秋沙鴨在湯旺河上飛翔 攝影王志富

  從“一林獨大”到“多業並舉”,伊春市深耕生態旅遊、森林食品、林都北藥,成果顯現。

  今年的哈洽會上,來自大森林的樺樹汁産品受到廣泛關注,尤其是口味清甜又兼具保健功效的純天然樺樹汁飲品吸引南方客商紛紛洽談。

  “伊春樺樹資源十分豐富,按照保護資源原則和3年輪採,每年總儲量10%計算,全市年實際允採量50萬噸,充分利用好這一資源,將會給伊春市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劉宇説。

  日前,伊春市成立了樺樹汁産業工作專班,全面統籌伊春市樺樹汁産業發展,將建設以伊春森工集團為主體的樺樹汁原料集、儲、運、加一體化和2個龍頭型企業,開發生産樺樹汁發酵飲品、功能食品、化粧品、生物醫藥等産品,預計5年總産值達50億元以上。

  森林是水庫、錢庫、糧庫、碳庫。伊春市在全省率先打造踐行大食物觀先行地,加快林草資源深層次綜合開發利用。在省林業和草原局推出的區域公共品牌“龍江森林食物九珍十八品名錄”中,伊春市17家企業25款森林食品入選名錄。

  築牢祖國北端生態屏障

  盛夏時節,五營國家森林公園滿目蒼翠,亞洲規模最大的紅松原始森林筆直挺立,直衝雲霄。

  “紅松的根系特別發達,因此抗風能力和涵養水源能力特別強。林業專家測算,一棵樹榦16釐米以下的紅松就可以儲存半噸水,至於那些樹齡幾百年的大紅松則能儲存1~3噸水。不誇張地説,每一棵紅松都是一個小型的天然水庫,每一片紅松林都是一個巨型的天然水庫,它發揮著防風固沙保持水土等生態作用。”五營國家森林公園導遊向遊客介紹。

  因林而生的伊春曾經是祖國森林工業的柱石,如今的伊春是全國重點國有林區、重點生態功能區和重要木材戰略儲備基地。

伊春:厚植生態底色 激發綠色動能

鐵力市北星村獲評“省級村莊綠化示範村”  攝影李梓楠

  林區大事防火第一。伊春森工森林防滅火調度指揮中心,森防一線與總部隨時聯絡,火種進山、盜伐濫伐等行為無所遁形。天上有衛星、空中有無人機、高山有瞭望塔和遠程視頻監控、地面有巡護隊的“天空地一體化”監測體系,實現全方位、全天候、全時段火險火情監測,構築起全域森林“防火牆”,助力伊春市實現20年無重大森林火災的好成績。

  生態治理是一個系統工程。伊春市建立完善“林長+河湖長+田長”的聯動機制,實現對自然生態環境的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保護治理。

  2022年,伊春市全面啟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創建,同時作為全省三個城市之一啟動“無廢城市”創建,以及“森林碳匯城市”創建,2022年7月,伊春市在全省率先與省生態環境廳簽訂協議,共同開展“廳市共建”,明確了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強化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實現生態産品價值轉換“三大版塊”,加快讓綠水“流金”、青山“生銀”、生態“變現”。(黑龍江日報記者 賈紅路)

編輯:劉才星
新聞熱線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517151231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