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客戶端哈爾濱12月10日電(記者 范迎春)12月10日上午,閉關近4個月的中俄東寧—波爾塔夫卡口岸恢復通關。
12月10日,跨境運輸車輛通過東寧—波爾塔夫卡口岸。
今年8月11日,受颱風“卡努”影響,中俄瑚布圖界河遭受1965年有水文記錄以來的最大洪水災害,中俄東寧—波爾塔夫卡口岸基礎設施損毀嚴重,于8月12日閉關。
東寧口岸是中國沿邊重要的跨境物流樞紐。近年來,東寧市啟動投資5億元的互貿綜合體項目,開工建設投資8600萬元的口岸貨檢和旅檢新通道。近三年,東寧口岸進出口貿易分別增長32.7%、37.5%、225.7%,穩居黑龍江省對俄貿易前三位。
12月10日上午,中俄東寧—波爾塔夫卡口岸恢復通關。
災害發生後,中俄兩國政府部門及各界協力推動口岸基礎設施恢復建設。東寧口岸相關負責人表示,口岸恢復通關後,東寧市將進一步提高通關便利化水準,促進進出口貿易穩規模、優結構。同時,為地方經濟發展帶來更多活力。
12月10日上午,中俄東寧—波爾塔夫卡口岸恢復通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