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江市榮獲“全國第十一批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稱號
來源:新華社  |  2024-01-26 10:47:06

  新華社客戶端哈爾濱1月25日電 1月23日,同江市入選第十一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示範單位名單。

  同江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松黑兩江的交匯點,同三公路的起點,這裡風景秀麗、景色宜人。同江市有朝鮮、滿、回等21個少數民族,是人口較少民族赫哲族的發祥地和主要聚居區。各民族在這裡交往交流交融,譜寫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的同江篇章。

同江市榮獲“全國第十一批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稱號

  同江市始終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全面加強黨對民族工作領導、加快邊境地區經濟建設、整合社會要素資源、傾力保障改善民生、持續抓好文化傳承保護,大力宣傳和弘揚黨的民族團結進步成果,引導各民族群眾用偉大奮鬥創造新征程上行穩致遠。

同江市榮獲“全國第十一批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稱號

  互嵌互融互通 營造“一家親”的和諧氛圍

  在赫哲族群眾尤秀梅家中,一幅其樂融融的畫面,興華街道文采社區網格員正在學習赫哲族語的新春祝福。“社區人員經常到我家來問候,問長問短,還給我們宣傳民族政策,我們就像一家人一樣。”尤秀梅説。

  像這種網格員亮身份、進網格的活動,在文采社區已經常態化。網格員和各族群眾面對面溝通交流、拉家常,耐心聽取他們的心聲,詳細了解他們的生産生活情況,主動幫助他們解決“急難愁盼”問題,同江市各個社區不斷把網格服務下移到各族群眾“家門口”。

  在文采社區居民之家活動中心,社區人員經常身穿少數民族服裝,同轄區居民一起載歌載舞,歡樂的氣氛感染著每一位社區居民,大家紛紛拍手稱讚。何阿姨説:“服裝也好看跳得也好看,希望赫哲族和我們經常一起活動。”

  社區是黨和政府聯繫、服務居民群眾的“最後一公里”。同江市始終堅持把創建“六共社區”作為民族團結進步的基礎,聯合同江市科學技術協會成立了社區科普大學,聘請專業老師為居民開辦社區課堂。為轄區居民開展家庭、家風教育,把“民族團結,共築和諧”的文明新風傳播到全社區,創造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的良好社區環境。

  有形有感有效 涵養“文化興”的生動實踐

  同江市積極開展國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和宗教反極端思想教育。同時,通過講授中華民族共同抵禦外敵、抗洪搶險、民族發展的故事,引導廣大青少年牢固樹立國家觀、民族觀、歷史觀、文化觀。

  走進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鄉中心校,朗朗的讀書聲從教室內傳來,教師正在進行漢語和赫哲族語“雙語”教學。赫哲族學生張永鑫説:“我覺得赫哲語的發音很有趣,通過學習赫哲族語言讓我了解了很多赫哲文化與知識,身為赫哲人我希望能夠更好地傳承赫哲文化。”

  “學習傳承好赫哲文化”。一進同江市八岔赫哲族鄉八岔村,迎面就是烏日貢廣場上的伊瑪堪傳習所,這是村裏最好的位置,村民們喜歡身著民族盛裝,現場學習伊瑪堪説唱。目前八岔村已培養伊瑪堪學員45名,帶動全鄉120名學員通過網絡微信參與學習赫哲族文化,持續激活了特色産業發展優勢,赫哲人文化旅遊也做得風生水起。

  近年來,同江市按照全域旅遊思路,著力打造設施完善、主體多元、供給充分、群眾滿意的城鄉社區服務體系,秧歌隊、太極協會、象棋協會、圍棋協會、戶外協會等各種文體團隊蓬勃發展。不斷以文化促團結,成功舉辦了“烏日貢”“冬捕”等節慶活動,不斷謀劃新思路、拓展新空間、激發新活力,為促進各民族群眾深入交流搭建了平臺。

  共建共育共享 促進融合發展

  近日,同江邊境管理大隊八岔邊境派出所的民警與鄉政府幹部準備了香濃的臘八粥和香甜的臘八蒜,一起到八岔村看望了轄區留守老人,並坐在一起嘮家常、話變化。

  駐守在八岔村的邊境派出所移民管理局主動投入到鄉村振興、傳承弘揚赫哲文化中,創新提出打造警地農村黨建綜合體“赫鄉堡壘”,民警與赫哲族群眾一起共話民族情誼,開創了警地攜手助推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新局面。

  同江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劉玉龍説:“我們將充分整合要素資源,強化民族團結進步工作保障支撐。重點在發展經濟、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建立常態化扶持機制。”

  同江市把創建工作融入基層社會治理,以服務各族群眾需求為導向,廣泛開展民族團結創建活動。全面落實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專項經費,統籌城鄉建設佈局,強化政策保障,在發展經濟、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建立常態化扶持機制。同時,通過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和“十佳文明村屯”“十星級文明戶”評選,形成各族群眾講文明、樹新風的良好氛圍,激揚共同奮鬥的思想基礎。(王艷雲)

編輯:洪晨勳
新聞熱線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517151231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