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鄉村,讓更多的城裏人走進鄉村,讓更多的孩子親近鄉村,讓更多的産業落戶鄉村。去年以來,黑河市農業農村局以全面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狠抓工作落實,主動作為,以農文旅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交出喜人答卷。
牢牢把握“農”的根本
冬日時節,走進嫩江市嫩江鎮新合村設施農業溫室草莓大棚裏,一股草莓的清新撲面而來,鮮紅飽滿的果實顆顆飽滿、色澤誘人。總投資3206萬元、建設10棟棚室、種植“一根挺”、梅棗樹種和白紅草莓的項目,為這個村帶來了新的生機。
“農業、農村、農民是鄉村振興工作的基礎。”黑河市農業部門牢牢把握“農”這個根本,依託各縣(市、區)地域優勢,高品質推進縣域經濟發展,全力培育壯大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主導産業,積極發展特色農産品生産,全力推進縣域經濟發展。孫吳“中國漢麻之鄉”品牌逐漸叫響,全市漢麻種植專業合作社17家,漢麻種植面積9.13萬畝。圍繞大豆、玉米、乳品、肉類4大重點産業和9大特色産業,編制了《黑河市加快推進農産品加工業高品質發展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建立推進落實清單和工作臺賬,明確工作目標66項,落實工作任務措施74項,推進大豆産業集群、乳産業集群和大鵝産業集群發展,穩步推進農業産業融合發展。全力培育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推動中農發集團、象嶼集團、飛鶴乳業等行業領軍企業在黑河落地生根。編制大豆、畜牧産業鏈圖譜,瞄準大豆、畜牧産業世界500強、中國100強和行業10強企業,梳理大豆和畜牧投資機會清單44個和46個目標企業,全力抓好農業和農産品加工招商。目前,規上農産品加工企業43家,培育市級以上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41家,總資産超過27億元,銷售收入超70億元。發揮生態資源優勢,依託92家種植企業、合作社,堅持中藥材産業特色化、規模化、標準化、市場化發展方向,全市中藥材種植面積13.67萬畝。
持續推進“文”的活力
2018年至2023年,黑河市愛輝區新生村、愛輝區外三道溝村、愛輝區外四道溝村和嫩江市繁榮村等4個村相繼被評為中國美麗休閒鄉村;愛輝區坤站村、北安市東豐村等8個村被評為省宜居宜業和美麗鄉村精品村,遜克縣車陸鄉被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範鄉鎮,愛輝區先後獲評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標兵縣,黑河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走在全省前列。2023年,黑河市成功承辦了全省學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現場會,將黑河市鄉村振興文明、宜居的喜人成果展現在龍江人的眼前。
2023年,市農業農村局按照《黑河市2023年村莊清潔行動春季戰役實施方案》,圍繞“六清一修一改一建”重點工作,開展村莊清潔行動,累計出動4.9萬人次、3.1萬車次,村莊清潔率達99.2%,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完成新建戶廁2444戶,開展問題戶廁百日攻堅,發現整改問題戶廁139戶,穩妥開展農村廁所革命;推進農村菜園開發利用,小菜園入統面積1.78萬畝,培育推介孫吳“朝陽藍莓”、遜克“雙河庭院小米”等一批特色品牌;重點打造東風村、鐵古砬村、金山村、大樺樹林子村為“龍江民居”市級試點。新創建新生村、新鄂村2個“龍江民居”省級試點村,紮實開展龍江民居建設。
積極打造“旅”的增長極
冬日,當2024年新年的第一縷陽光灑在愛輝區外四道溝的鄉村裏,一排排的民居一點點撥開夜晚的夜行衣,露出了彩色的裝束,嫋嫋升騰的炊煙迎著朝霞一點點變成了金色,搭配著冬裏的雪景,如詩如畫,各地遊客和攝影愛好者紛紛拍照,記錄美好的時刻。夏日,蒼翠的樹林環繞著村莊,農田如五彩斑斕的圖畫,向日葵在身後搖擺,遊客行走在其中,交織出一幅美不勝收的優美畫卷。通過注入鄉村旅遊資源,每年都有大量外地遊客慕名前來,欣賞冬日的雪景,沐浴夏日的清風。
黑河市深入挖掘農業生態、休閒、文化內涵,建設了一批擁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風情的農家樂、採摘園,開發了森林負氧離子保健旅遊、礦泉和有機食品養生、休閒農耕體驗等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線路和産品。2023年全市休閒農業經營主體達到157個,帶動農戶3672戶,年接待遊客189.67萬人次,營業收入達到5.5億元。(記者 岳宇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