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考古中國”發佈五項重大考古新成果,河南佔其四 觸摸夏文化 打開“最早的中國”
▲偃師二里頭都城遺址中心區多網格式佈局示意圖
▲淮陽時莊遺址地上糧倉俯拍圖
◀葉縣余莊遺址標號為M10的墓葬出土的隨葬陶器
▲南陽黃山遺址出土的石質制玉工具
二里頭遺址出土的大型綠松石龍形器
本版圖片均為新華社發
11月25日,國家文物局在北京舉行“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會議發佈了5項重大考古新成果,除了安徽蚌埠禹會村遺址外,其餘4項均在河南,分別是偃師二里頭遺址、週口淮陽時莊遺址、平頂山葉縣余莊遺址、南陽黃山遺址。
此次會議聚焦夏文化及新石器晚期重要考古發現,5項重大考古新成果從都城佈局、宮城建築、糧倉儲備、禮儀制度、手工作坊、墓葬等級等方面,為探尋早期中國文明起源提供有力佐證。“這些重要新發現將有力地推動夏文化、中原地區文明化進程等重大學術課題研究。”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説。
偃師二里頭遺址
“最早的中國”或已出現“裏坊制”雛形
二里頭遺址經過61年的考古發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發現,這是一座精心規劃、龐大有序、史無前例的王朝大都,多項中國古代都邑和政治制度都源於此。
近幾年,二里頭考古工作隊持續探索二里頭都城佈局和結構,遺址中心區“九宮格”式佈局、“井”字形主幹道路網面貌愈來愈清晰。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二里頭考古工作隊隊長趙海濤説,新發現的縱橫交錯的道路和墻垣把二里頭都城分為多個方正、規整的網格區域,歷年來在其中多個區域內發現了不同等級的建築和墓葬,顯示出分區而居、區外設墻、居葬合一的結構佈局,為研究二里頭遺址城市規劃、社會分層、禮儀制度等提供了重要資料。
向前探索中國文明和國家起源問題,二里頭遺址是最重要的起點和尺規。在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看來,這些最新發現極大豐富了二里頭遺址的內涵,突破了許多原來的認識。他説,多個網格內既有墓葬又有建築基址,跟後來的“裏坊制”極為相似,説明當時都城具有高度細緻的規劃。此外居葬合一的格局是否跟血緣有關,可以對人骨進行DNA鑒定,確定他們是否有親屬關係,建議圍繞其中一個網格像解剖麻雀一樣搞清楚其內涵,這對研究夏王朝規劃思想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週口淮陽時莊遺址
中國最早的“糧食倉城”很智慧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距今4000年—3700年前,中原先民就深深懂得這個道理。
位於週口市淮陽區四通鎮的時莊遺址發掘出土了28座夏代早期“糧倉”遺跡,這是我國目前發現年代最早的“糧食倉城”。根據碳—14測年數據顯示,“糧食倉城”相當於中原地區的“新砦期”階段,即文獻記載的“太康失國至少康中興”的夏王朝早期。專家認為,這對於早期夏文化的研究,重新認識夏王朝的社會組織結構、管理水準和早期國家治理能力等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從糧倉的建築形制看,可以分為地上建築和地面建築兩類。其中,地上建築類似‘吊腳樓’結構,底部有多個‘土墩’立柱,其上鋪墊木板作為倉底,而且糧倉周邊有相互連通的水溝,形成了非常好的排水系統,對倉儲糧食能夠起到很好的防潮作用,凸顯了古人建築糧倉的智慧。”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時莊遺址考古發掘隊領隊曹艷朋説,從倉儲遺跡堆積中檢測出粟、黍類作物的穎殼以及蘆葦類植物,推測是糧倉底部直接鋪墊物或其他編織物。
時莊遺址中糧倉遺跡最多,極少見灰坑、水井、陶窯、房址、墓葬等其他類型的遺跡。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認為,遺址現場只發現有一座具有居住功能的連間房,説明糧倉跟居住區是分離的,它是作為公共設施為某一集團或社會組織服務,很可能出現了早期國家的特徵。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雷興山説,對比以往的考古發掘,時莊遺址發現的糧倉年代最早、最集中、功能和結構最清晰,為研究中原地區早期國家的糧食管理和賦稅制度等提供了絕佳的實物材料。
平頂山葉縣余莊遺址
龍山時期有了“禮制”的萌芽
配合基本建設進行考古發掘的平頂山葉縣余莊遺址,給了我省考古人員極大的驚喜,發現了面積超百萬平方米、文化內涵較單純的龍山文化聚落遺址。目前,該遺址發現墓葬、房址、窖穴等各類遺跡50余處,出土器物200多件,包括陶器、石器、玉器、骨器等,豐富的出土遺存讓河南在龍山文化時期的考古發掘上實現了重大突破。
在遺址清理出的10余座龍山墓葬中,M10墓葬最為重要。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余莊遺址發掘負責人吳偉華介紹,這是一處單棺仰身直肢葬,棺外北側還陪葬一人,亦為仰身直肢葬。墓內隨葬器物有33件,均為陶器。這組陶器不具有實用性,形體較小,製作精良,屬於明器,而且隨葬陶器包括食器、酒器兩大類,排列有序,器類成組,呈現出鮮明的禮制色彩。這是目前中原地區隨葬器物最豐富、等級最高、禮制色彩最明確的龍山文化墓葬。
此外,在另一探方內還發現一組陶器,20多件器類,包括鼎、豆、觚、碗,且擺放有序,豆與觚依次擺放,其數量均為7件,這與M10墓葬內隨葬的主要器物的數量相同,反映出相同的禮制觀念。
眾所週知,商周時期在祭祀、宴請、隨葬等方面都有等級森嚴的禮制。比如,天子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等。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劉海旺説,余莊遺址部分“遺存”可能已進入夏代紀年,這組帶有禮制色彩器物的發現,為研究新石器時代晚期中原地區的禮制起源、社會複雜化進程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有助於深化夏代早期國家社會分層、等級制度等方面認識。
南陽黃山遺址
400塊豬下頜骨的“豪華”陪葬,墓主人是誰?
雙玉鉞、象牙梳、玉璜、大量豬下頜骨……5000多年前,如此“豪華”的陪葬,墓主人到底擁有怎樣的權力和財富?在距離南陽獨山玉産地獨山直線距離僅3.5公里的黃山遺址,考古人員發現了一批屈家嶺文化墓地,其等級森嚴、人骨保存之好國內罕見。
“梯形獨木棺、雙玉鉞、單弓、成捆骨簇、少量陶器、大量豬下頜骨成為‘酋長’類墓的標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黃山遺址考古發掘隊領隊馬俊才説,M77大墓最令人震撼,陪葬品中,作為財富象徵的豬下頜骨就有400多塊,遠遠超出了其他墓地,墓主人應該是聚落“酋長”,掌管著這區域的玉器生産和加工。
在遺址現場,考古人員還發現了仰韶文化晚期“前坊後居式”大型房址建築,出土了豐富的玉石器、陶器、骨器等文物,再現古人製造玉石器的原始場景,堪稱考古奇觀,被專家確定為一處仰韶文化晚期和屈家嶺文化時期大型玉器石器生産“基地”,填補了中原和長江中游地區新石器時代玉器作坊遺存的空白。
專家認為,黃山遺址成為仰韶文化與屈家嶺文化南北兩大文化交匯的玉石器加工中心,獨山玉作為優質的戰略資源被南北雙方氏族集團反復爭奪,留下了豐厚的歷史遺存,是江漢地區與中原地區文明起源、南北文化交流融合的核心研究對象之一。(河南日報記者 溫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