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8.6萬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53個貧困縣全部摘帽、9536個貧困村全部出列……翻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這份亮眼的脫貧攻堅成績單鼓舞人心、催人奮進。
近年來,河南廣大黨員幹部群眾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視察河南重要講話精神,勠力同心、眾志成城,交出了一份高品質的脫貧攻堅“中原答卷”。
不忘初心堅決扛穩政治責任
如期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河南脫貧攻堅任務較重,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格外關注,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到河南視察,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為河南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近年來,全省上下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堅決扛牢政治責任,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舉全省之力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
建立健全責任體系。成立省委書記、省長任組長的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組建省脫貧攻堅14個重大專項指揮部,省級領導幹部當好“施工隊長”。省委書記王國生帶頭開展五級書記遍訪貧困對象行動,走遍“三山一灘”地區訪貧問苦、指導推動脫貧攻堅工作。省長尹弘經常深入貧困村開展調研,為貧困地區發展和貧困群眾增收把脈問診、開出脫貧“藥方”。
持續鞏固執政基礎。通過抓黨建促脫貧攻堅,提高了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累計排查整頓1.13萬個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提升了基層治理能力和管理水準。數十萬名扶貧幹部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不畏艱險,攻堅克難,撲下身子為群眾辦實事,同貧困群眾融為一體,成了共同脫貧致富的一家人,受到了廣大群眾的由衷稱讚。
不斷加大投入力度。2016年以來,我省共投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727億元,53個貧困縣和10個參照縣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1068億元。全省累計發放扶貧小額貸款591.6億元,惠及140.2萬戶貧困戶。宅基地復墾券累計成交金額372.2億元,全部用於脫貧攻堅。
脫貧減貧成效顯著。區域性貧困問題有效解決,絕對貧困人口全部清零。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我省把推進脫貧攻堅與加強疫情防控、促進復工復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抓好“六穩”“六保”等統籌起來,優先促進貧困勞動力返崗就業;基層黨員幹部和扶貧工作隊既在戰“疫”上全力以赴、又在戰“貧”上毫不放鬆,努力克服疫情影響,推動脫貧攻堅工作高品質開展。
攻堅克難脫貧路上不落一人
在新野縣王集鎮曹集村幸福大院,82歲的杜景中老人陶醉在京劇《紅燈記》的優美唱腔中。算上杜景中,曹集村共有10位老人在這裡託管。大院裏乾淨整潔,活動室、淋浴間、休息室等一應俱全,還有兩名護工照顧老人起居。“一天三頓在這兒吃,早晨有雞蛋,中午有肉,伙食比在家還好。晚上可以住在幸福大院,好得很!”杜景中伸出大拇指連連點讚。
杜景中老人的幸福生活,是我省聚焦農村特殊貧困群體、創新實施兜底保障脫貧新模式,精準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帶來的變化。
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要鞏固“兩不愁三保障”成果,防止反彈。對沒有勞動能力的特殊貧困人口要強化社會保障兜底,實現應保盡保。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我省守好兜底保障最後一道防線,確保脫貧攻堅路上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圍繞重點人群重點幫扶。針對貧困老年人、重病患者、重度殘疾人等特殊貧困群體,我省統籌落實農村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扶貧助殘、臨時救助等社會保障政策,做到應保盡保、應兜盡兜。一組數字足以説明:農村低保標準由年人均3860元提高到4260元,連續5年高於脫貧線;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不低於低保標準的1.3倍、達到年人均5538元;貧困群眾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每人每月103元。
聚焦重點地區全力攻堅。堅持把大別山區、伏牛山區、太行山區和黃河灘區作為脫貧攻堅主戰場,去年向“三山一灘”地區下達中央、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65.98億元,佔全省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總量的72.33%。及時出臺支持河南大別山革命老區加快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召開加快河南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工作會議,設立大別山革命老區高品質發展基金。
加強隊伍建設選優配強。累計選派駐村幹部13.76萬人,其中駐村第一書記3.28萬人,實現對建檔立卡貧困村、黨組織軟弱渙散村、艾滋病防治幫扶重點村全覆蓋。在所有貧困村和脫貧任務較重的非貧困村建立4.2萬個村級脫貧責任組,一大批優秀黨員幹部投身脫貧攻堅一線。
乘勢而上闊步邁向鄉村振興
去年“五一”假期,寶豐縣觀音堂林站石板河村漫山遍野山花爛漫,不少遊客在此觀賞拍照。石板河村曾是寶豐縣6個深度貧困村之一,通過擴修道路、易地扶貧搬遷等措施,2018年實現整村脫貧。但該村沒有止步,繼續朝著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方向努力,短短幾年便成為全縣首批“鄉村振興示範村”。
這些年來,我省把鞏固脫貧成果、提高脫貧成色放在重要位置,河南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連續3年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焦作市實行“兩定制兜底線”、打造健康扶貧新模式和三門峽市建立“三項機制”、激活金融扶貧源頭活水等做法,受到國務院通報表彰。南陽市特困群體“四集中”、太康縣“五養”兜底模式等基層探索創新的經驗做法,也有效推動脫貧攻堅向縱深發展。
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保持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省轄市、貧困縣和脫貧攻堅任務重的鄉鎮黨政正職穩定,保持市縣黨政班子成員抓脫貧攻堅工作分工穩定。對摘帽縣和脫貧人口,做到投入不減、項目不少、政策不變、幫扶不撤。把“四個不摘”落實情況作為省督查暗訪、考核評估的重要內容,嚴防鬆勁懈怠。
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對脫貧不穩定戶和邊緣易致貧戶實行常態化動態管理,制定加強對“兩類人群”幫扶、做好貧困邊緣人口社會救助等政策措施,建立即時精準幫扶機制,做到及時監測、及時納入、及時幫扶。對脫貧不穩定戶繼續落實現有幫扶政策,對有勞動能力的邊緣人口,全面落實扶貧小額信貸、技能培訓、扶貧公益崗位、參與扶貧項目等扶持政策,切實構築起有效防止新致貧和返貧的牢固防線。
大力推進産業扶貧。幾年來,我省大力開展田園增收、養殖富民、旅遊扶貧等産業扶貧“十大行動”。不斷加大産業扶貧資金投入,財政扶貧資金投入佔比50%以上。大力培育發展帶貧主體,全省有1630個扶貧龍頭企業、1.02萬個帶貧專業合作社、3820個扶貧車間參與帶貧,通過吸納就業、農産品訂單帶動、土地流轉等形式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貧困群眾增收。截至目前,共有471.6萬名貧困群眾通過産業幫扶,發展生産實現增收脫貧。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鄉村振興,中原兒女正向著更加美好的生活繼續奮鬥,努力書寫更多出彩新答卷!(記者曾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