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健康奔小康——一名醫生的“醫”路選擇
來源:光明日報  |  2021-04-06 16:49:28

  “以前是發愁吃不上飯,我現在是吃得好、喝得好,但是肚子太肥、血糖升高,血壓也有點高,咋辦呢?”“生活好了,錢也有了,但是落了一身毛病可不行。”清明節期間,回河南老家掃墓的醫生李力遇到鄉親們諮詢諸多類似的問題,她從生活方式調整等角度予以耐心作答。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奔小康離不開醫務工作者,“醫務工作者要以社會效益為己任,努力普及中醫文化、健康管理知識,讓‘治未病’理念深入人心,讓優秀傳統文化滋養、造福人民。”李力説。

  從醫近30年的李力,是北京中醫藥大學的中醫學博士畢業生,10多年前在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工作。她在工作中發現,很多病人得了原本不應該得的病,也不應該大劑量服藥、輸液。

  怎樣才能讓人不得病、少得病,得了病也能夠得到系統治療而避免過度治療?於是她産生了從事“治未病”進行健康管理的念頭。從此,她放棄了之前的專業,一心一意全力從事“治未病”工作。

  “我很幸運,剛從事健康管理工作,就趕上了國家大力發展中醫藥尤其是健康管理的好時機。國家提倡要發揮中醫藥‘治未病’優勢,許多醫院相繼成立了‘治未病中心’。我本人也有幸成為國家第一批‘治未病中心’的負責人,從此有了自己發揮中醫健康管理優勢服務社會的機會和平臺。”李力感慨地説,“當時我成為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分會最年輕的委員,參與組建了河南省健康管理學會並成為首任法人代表。”

  “讓中醫藥文化進村莊、進校園;走進基層、社區宣講健康管理知識;舉辦‘手拉手’活動,健康管理從娃娃抓起……”近年來,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李力參與了近百場以中醫文化為主題的健康管理知識宣講普及活動,同時利用互聯網、微信微博等平臺進行中醫健康管理知識的宣講。

  “自從5年前聽了李力教授團隊的中醫健康管理知識講座,我開始調整生活方式,清淡飲食,加強鍛鍊,如今困擾我多年的老年病大為好轉。”年近八旬的通許縣小崗村村民李慎蘭説。

  中醫説的“未病”不僅僅是沒有病,還指沒有明顯症狀或症狀較輕的階段,經驗豐富的醫生能發現這些細微的症狀,然後採用防治手段阻斷其發展。在疾病的三個階段中,“治未病”成本最低,也最容易;“治欲病”次之;“治已病”成本最高,也最困難。看到很多病人在治未病理念的干預下,以最少的花費、最小的痛苦解決了自身最大的問題,李力感到由衷的欣慰。“從事健康管理,必須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經得起經濟誘惑。雖然收入比以前降低了,但很有成就感。”李力説。

  2014年,杭州師範大學開設了服務國家特殊需求的治未病與健康管理博士培養項目。為了推動治未病與健康管理臨床工作,2018年,杭師大邀請李力加入,並在附屬醫院成立治未病與健康管理中心,為臨床一級科室。在醫院,李力帶領團隊以中醫倡導的節飲食、暢情志、慎起居等非藥物干預為主要手段,為肥胖症、脂肪肝、糖尿病、痛風等多種慢性代謝性疾病患者提供中醫“治未病”服務,極大程度減少了藥物的使用量,甚至使一些患者停止了藥物使用,得到患者的高度認可。

  “作為中醫文化傳承人,我要繼續深入貫徹中醫治未病理念,努力讓人民群眾在生活富裕的同時,身體也健康,帶著健康奔小康。”李力説。(光明日報記者 丁艷)

編輯:萬慶麗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WechatIMG11040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