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洛陽市孟津區常袋鎮姚凹村的千畝優質小麥基地裏,村民感受著麥收的喜悅。鄭佔波攝
6月3日,杜煥永的2000多畝小麥開始收割了,5台大型聯合收割機不停作業,5天后就能全部顆粒歸倉。
杜煥永是安陽滑縣煥永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他流轉土地2000多畝,小麥種植基地輻射周邊18個村,年機械化服務面積3.9萬畝,被當地人稱為“農民CEO”。
這麼多地怎麼種?答案是靠科技。“目前,我們的玉米、花生、小麥生産都已經做到了全程機械化,既提升了效率,也節省了人力、物力。”杜煥永説。
“要發揮好糧食生産這個優勢,立足打造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産核心區,推動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穩步提升糧食産能,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方面有新擔當新作為。”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為糧食生産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廣袤的中原大地上正描繪著豐收新圖景。
■為農民“解放雙手”
王洪幾天前才從鄭州趕回老家淮濱縣谷堆鄉周莊村,除了種地,他還在鄭州開滴滴專車。
“以前除了農閒時候,地裏離不開人,現在耕種管收基本不需要出力,種地真容易。”5月31日,看著收割機20分鐘就把自家的幾畝小麥收割完,王洪不住地感慨。
除了提供深耕深松、播種、噴防、收割等一條龍作業,在河南,不少農民合作社還推出了統一的管理模式,不僅極大解放了生産力,也推動了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
“科技是農業發展的第一推動力。”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科教處處長胡若哲説,農業科技進步,就像為農業提供了一個人工智能的高效運行系統:種子是“晶片”,良好土壤肥水栽培是“充電寶”,藥物是“殺毒軟體”,機械化信息化設備是“模組”,協調配套融合才能産生好的效能。
近年來,河南省深入推進農業科技創新轉化和推廣應用,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3.3%,拖拉機擁有量340多萬台,穀物聯合收割機30多萬台。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準達85.3%,小麥綜合機械化率達98.8%,農機總動力位居全國第二,越來越多的農民挑上了農業現代化這根“金扁擔”。
■讓高産穩産成為可能
“種地不選種,累死落個空。”種子是糧食生産的核心要素,也是糧食生産的“晶片”。
在河南省,小麥持續增産,良種的貢獻率接近50%。
僅靠種子遠遠不夠。“就像孩子,基因再優秀也要看後天培養。”河南農業大學教授、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顧問郭天財打了個形象的比喻。他説的“後天培養”指的是良法,要把最好的品種種在最適宜的地方,用最好的方法使其發揮最大的作用。
6月2日,在尉氏縣張市鎮沈家村,種糧大戶陸愛東的260畝小麥即將迎來豐收。據測算,每畝産量750公斤左右。
陸愛東雖然是個種田老把式,但科技的力量還是讓他心服口服。“去年秋播比常年晚了10天左右,過完年遇上兩次倒春寒,前兩天大風將近10級,但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我的麥子沒受到大影響。”從“靠經驗”到“靠技術”,良法讓高産穩産成為可能。
除了應對土壤、氣候等客觀環境的變化,種植技術也根據市場需求不斷發生變化。
河南省農科院小麥研究所專家李向東介紹,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人們對糧食的需求是解決溫飽,那時候的種植目標就是高産。而現在,人們對糧食品質有了更高需求,高質高效綠色可持續發展就成了糧食生産的重要目標。
基於此,河南省大力推廣節水灌溉、水肥一體化、測土配方施肥等技術,打出“藏糧于技”的組合拳,助力國家糧食生産核心區建設。5年來,全省糧食總産量先後邁上1200億斤、1300億斤兩大臺階,中國碗盛上了更多的河南糧。
■把技術“種在”田間地頭
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在人才。為了把好技術推廣到田間地頭,我省建立了完善的基層農技推廣體系。辛鈞安就是其中的一員。
作為長葛市農科所的一名農技人員,從年初到現在,辛鈞安一天也沒閒著。到田裏查看苗情、到農戶家裏進行指導,還要隨時在“新型職業農民”微信群裏答疑解惑。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他就及時向上級專家請教。
像辛鈞安這樣的農技人員,全省有3萬多人。他們中既有“名教授”,也有“土專家”,毫無保留地向4400萬農民義務傳授種植“秘訣”。
據統計,2020年全省已推廣優質安全、節本增效、生態環保的主推技術1400項以上,農業主推技術到位率超過95%,累計培訓各類高素質農民110萬人。
奮進“十四五”,開啟新征程。建設現代農業強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走在全國前列,農業科技創新被賦予了更高使命。
“十四五”期間,河南省要打好“藏糧于技”組合拳,不僅要夯實種業創新發展基礎,打造全國育種、制種、供種新高地,還要提升農機裝備水準,集成推廣綠色高質高效技術,推動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充分挖掘科技增産效能。
中原熟,天下足。依靠科技的引領支撐,扛穩糧食安全重任,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底氣和信心。(河南日報記者趙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