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豫生活4年的巴基斯坦家庭:“我們喜歡河南,我們愛中國!”
來源:河南日報  |  2021-07-12 09:14:43

  原標題:在河南生活4年,這個巴基斯坦家庭“賓至如歸”—— “我們喜歡河南,我們愛中國!”

  “我們在燦爛陽光下,跟著共産黨建設大中國……”幾天前的一個晚上,河南農業大學大禮堂內紅歌嘹亮,農大教職工和學生為黨的百年華誕激情獻唱。在最後一個童聲合唱節目中,第一排C位的一個小男孩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深咖色的皮膚、堅挺的鼻梁、深邃的雙眸,他用清晰的漢語和全班同學一起唱響《在燦爛陽光下》,博得台下陣陣掌聲。他是農大附屬中學小學部三一班的巴基斯坦籍學生,中文名字叫張瑞恩。

  “我喜歡我的學校!”一見到記者,張瑞恩就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主動聊了起來,“在這兒我有很多朋友,我們一起學習,一起踢球,我想一直生活在這裡。”

  2017年9月,張瑞恩和爸爸、媽媽、弟弟一起來到河南。此前,這個巴基斯坦家庭曾旅居美國、德國、法國、瑞士、意大利、波蘭等國家。4年前,爸爸納迪姆·塔希爾被河南農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聘為全職教授,他們便在鄭州安了家。

  張瑞恩和弟弟都在農大附屬中學小學部上學。為何沒有選擇讓孩子上國際學校?塔希爾教授説:“中國文化根基深厚,孩子們在普通小學能更好地學習漢語,學習傳承幾千年的中華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

  為了學好漢語,張瑞恩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遇到不會的字詞,他就用翻譯軟體一個一個翻譯,再抄寫下來加深記憶。“現在他日常交流完全沒有問題,上課也積極發言,各科成績都能達到優秀。”張瑞恩的班主任李昱儒説。

  張瑞恩家裏有一個藍色的文件夾,這是他們全家的驕傲,裏面裝滿了兄弟倆獲得的各類獎狀:三好學生、全優作業、優秀課代表等。2021年6月1日,張瑞恩還被評為金水區自律自強好少年。

  剛到河南時,因為語言不通,他們的生活有許多不便。“這裡的人善良有愛,總是主動幫助我們,讓我們從來沒有感覺住得離家鄉很遠。”塔希爾教授説,“現在我們全家都在努力學習漢語,想更好地融入中國。因為我們喜歡河南,我們愛中國!”

  每到中國傳統節日,張瑞恩的媽媽會跟隨學校教職工學包粽子、餃子等中國傳統美食,然後做給全家吃。他們還學會了用筷子。“我最喜歡吃麵條,特別是鄭州燴面,好吃!”張瑞恩豎起了大拇指。

  黃河邊是他們一家最常去的地方。“我們還去過少林寺、伏羲山等地。現在,中國境內的新冠肺炎疫情控制得很好,暑假我們準備去上海迪士尼。”塔希爾教授説。

  提到疫情,塔希爾教授激動地稱讚:“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表現令人驚嘆。我和妻子兩周前都打了第二針新冠疫苗,感覺很好。現在,中國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我認為西方國家應該向中國學習如何控制疫情。”

  疫情防控期間,他們全家人錄製了抗疫視頻,並向河南省慈善總會捐贈了6000元,始終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

  2021年是中國共産黨建黨一百年,塔希爾教授説,100年來,中國在全球贏得了越來越多的支持者和同行者,這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不懈奮鬥的成果,“我祝願中國越來越好。希望中巴友誼像我的中文名字——張鐵塔一樣,‘鐵哥們兒’般的友情永遠牢固不破。”(河南日報記者 李曉舒)

編輯:萬慶麗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WechatIMG11040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