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黃河中游降雨仍在持續,黃河防汛形勢嚴峻複雜。科學精細調度干支流水庫攔洪削峰錯峰,是守護黃河安瀾的關鍵,調度的難點在哪?這些水庫如何排兵布陣?近日,記者採訪了相關領域專家。
難點:調度窗口期短、水量大
相關資料顯示,黃河接連出現編號洪水,黃河中游支流渭河發生1935年有實測資料以來同期最大洪水,伊洛河、沁河發生1950年有實測資料以來同期最大洪水。
“本輪降雨過程長、雨量大,水庫河道水位高,從9月22日開始,渭河、伊洛河、沁河同時來水,黃河中下游降雨持續不斷,給調度留出的窗口期很短。”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江恩慧介紹。
9月27日,黃河接連出現第1號、第2號洪水,10月5日23時,黃河發生第3號洪水,預計上游來水達44億立方米,黃河大流量過程還將持續15天左右。
一方面是上游來水較多,小浪底水庫急需下泄,另一方面是下游部分河段兩岸生産堤離主河槽很近。如果生産堤長時間受水浸泡,潰塌的概率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生産堤一旦潰塌,洪水漫向生産堤後面的灘區,將對灘區工農業生産和居民人身安全造成極大威脅。
舉措:五座水庫排兵布陣
花園口水文斷面是黃河下游的控制斷面,流量如果超過4800立方米每秒,下游卡口河段發生漫灘的風險就會增大。黃河1號、2號洪水發生後,花園口流量持續上漲,並長時間維持在4800立方米每秒左右量級,這得益於水庫群的調度調控。
此次洪水主要來自渭河、伊洛河、沁河,有5座水庫可控制花園口斷面流量大小,分別是幹流的三門峽水庫、小浪底水庫,伊洛河右支伊河上的陸渾水庫和左支洛河上的故縣水庫,以及沁河上的河口村水庫。其中,小浪底水庫位於黃河干流最後一個峽谷的出口,控制著黃河總流域90%的水量和幾乎全部的泥沙。
“總體調控思路是通過密集滾動會商,實時精細調度干支流的小浪底、陸渾、故縣、河口村水庫,形成水庫群的聯合調控,攔洪削峰錯峰。”江恩慧説。
面對接連出現的編號洪水,在確保小浪底水庫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發揮其蓄水功能,保證下游洪水不要漫向生産堤後面的灘區。同時,小浪底水庫適時打開排沙洞,實施異重流排沙,減少水庫淤積,為蓄水提供空間。陸渾、故縣、河口村3座水庫在確保安全的同時,實行錯峰調度。
水庫群精準調度的背後,是黃河科研人員精密計算和多年經驗的積累。為了充分發揮科學精準調度力量,給密集會商提供第一手數據資料,黃科院派出10個工作組80余人,分赴三門峽、小浪底、伊洛河、沁河、黃河下游等關鍵河段,跟蹤觀測洪水演進情況及河勢變化。“用採集的數據、圖像等信息,系統分析中游暴雨洪水對支流和下游河道的影響,實時跟蹤、實時反饋下游河道過洪能力變化,為科學調度和防洪決策提供科技支撐。”江恩慧説。(河南日報記者 劉曉陽 河南日報通訊員 趙何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