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盆地”到“高地”——對南陽建設副中心城市的展望
來源:河南日報  |  2021-11-22 10:10:50

從“盆地”到“高地” ——對南陽建設副中心城市的展望

南水北調中線渠首大壩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李梔子 攝

從“盆地”到“高地” ——對南陽建設副中心城市的展望

南陽市城區。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李梔子 攝

  不久前召開的河南省第十一次黨代會,讓更多人的目光聚焦到南陽。

  此次會議明確提出:支持南陽建設副中心城市,與信陽、駐馬店協作互動,建設豫南高效生態經濟示範區。

  省級層面首次“官宣”南陽為副中心城市,沸騰了南陽這座豫西南重鎮。白河兩岸,大潮涌動;臥龍之地,騰飛有期。

  從區域到省域

  ——南陽為何走上前臺

  在南陽的發展史上,2021年具有極其特殊的意義。

  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南陽考察調研,對加強水源區保護、做好移民後續幫扶、抓好糧食生産、發展中醫藥、培育特色産業等作出重要指示。每一份囑託,都飽含著濃濃深情;每一個指示,都寄託著殷殷希冀。

  10月,河南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召開,明確提出“支持南陽建設副中心城市”。

  對南陽來説,這是一個嶄新的起點,更是一個巨大的機遇。

  要真正掂出南陽躋身副中心城市的分量,需站在全局的角度來審視。

  11月1日至3日,河南省委書記樓陽生在南陽市調研時指出,河南省黨代會作出支持南陽建設副中心城市的重大部署,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的具體行動,是實現“兩個確保”目標、優化省域發展格局、完善中原城市體系、加快南陽發展步伐的重要舉措。

  在2021年4月發佈的河南“十四五”規劃中,南陽的定位還是“新興區域經濟中心”;半年之後,南陽便一舉躍升為全省“副中心城市”。

  從區域到省域,一字之差,意味深長。

  從偏居豫西南的普通地市到全省矚目的副中心,南陽為何能脫穎而出、走上前臺?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認為,未來的競爭,將會是城市群之間的競爭。都市圈、城市群發展將成為經濟增長的“新風口”,也是未來5至10年中國發展最大的“結構性潛能”。

  在我國的經濟強省中,江蘇省GDP過萬億元的城市就有4個,9個城市的GDP超過5000億元。廣東、山東、浙江等強省GDP過萬億元的城市均在2個以上,GDP超過5000億元的城市至少有4個。每一個經濟強省,都呈現出超強城市的多點開花與多輪驅動。

  反觀河南省,鄭州市一城獨大,洛陽市GDP前年剛剛突破5000億元大關,其他城市均在4000億元以下。河南省GDP增速在中部六省中連年靠後,標兵越來越遠、追兵越來越近,造成這一不利局面的因素錯綜複雜,但都市圈、城市群發育不完善,中心城市少、帶動能力弱,無疑是其中最為明晰的癥結。

  與河南省毗鄰的湖北,早在2003年就明確了以武漢為主,襄陽、宜昌為副的一主兩副發展戰略。在各種利好政策加持之下,襄陽、宜昌經濟發展異軍突起。

  以與南陽地域相鄰、人文相同的襄陽為例。長期以來,襄陽主要經濟指標一直低於南陽。2006年,南陽GDP總量為1203億元,襄陽僅為675.2億元。但從2012年起,襄陽GDP開始超過南陽。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前的2019年,襄陽GDP達4812.84億元,超過南陽近1000億元,將南陽遠遠甩在身後。

  武漢、襄陽和宜昌三城合力,將湖北絕大多數區域納入輻射範圍之內。2010年之後短短10年,除武漢外,湖北各省轄市經濟總量的全國排名均攀升了20個位次以上,咸寧和恩施更是提升了64名和52名,湖北也因此成為中西部地區唯一人均GDP超過全國平均水準的省份。

  贏得群雄逐鹿、你追我趕的區域競爭,河南急需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優化省域發展格局、完善中原城市體系,河南需要培育鄭州、洛陽之外新的承擔經濟發展核心帶動作用的城市。

  早在2014年,“省域副中心城市”理論的首倡者、湖北省社科院學者秦尊文就提出,河南省城鎮體系結構不夠完善,急需在豫西南和豫南地區設立一個省域副中心城市,而南陽正好可以擔此角色。

  賦予南陽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既符合規律趨勢,又是現實急需。

  在秦尊文看來,南陽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條件十分優越。首先,南陽地處鄭州、西安、武漢三大都市中間,且距離三大城市均在300公里左右,交通區位優越,城市規模較大,有利於擔當“二傳手”,也擁有相對獨立的輻射空間。其次,南陽産業基礎紮實,綜合實力較強,經濟規模長期在全省居第3位,具備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産業基礎和綜合實力。

  事實上,由於遠離省會鄭州,無論是中原城市群規劃,還是後來的中原經濟區、鄭州都市圈等戰略,南陽始終處於河南發展戰略的週邊層面和跟跑梯隊,高端生産要素和人才持續外流,錯失了許多發展良機。因此,南陽對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渴望極為強烈。

  從南陽火車站的變遷引發的熱議中,人們就能清晰感受到南陽人對現狀的不滿與對未來的憧憬。

  始建於1970年的南陽火車站,其造型被南陽百姓吐槽為“電視機後蓋”。在南陽人的潛意識裏,這種造型就是南陽市尷尬處境的寫照:長期居於幕後,發熱但不發光。

  2018年12月,改建後的南陽火車站新站房正式啟用,其造型就是最能代表南陽古風漢韻特色的“臥龍騰飛”。一年之後,南陽東站啟用,其設計理念仍然是南陽人念茲在茲的“臥龍騰飛伏牛奮進”。

  渴望騰飛奮進,南陽壯心不已。

  從“盆地”到“高地”

  ——南陽如何建設副中心城市

  南陽,正在發生巨變。

  儘管時間已經過去了3個月,但很多南陽幹部回憶起8月份召開的優化營商環境大會,依然感覺震撼不已。在那次大會上,履新不久的南陽市委書記朱是西一連發出“七問”——

  “為什麼那麼多企業對營商環境不滿意?”

  “為什麼我們的市場主體和企業數量少、佔總人口的比重低?”

  “為什麼企業和群眾找政府辦事這麼難?和沿海發達地區相比,我們到底差在哪兒?”

  “建設新興區域經濟中心、加快高品質跨越發展到底靠什麼?”

  ……

  “七問”直擊痛點,振聾發聵。當地幹部承認,南陽的營商環境已經到了“退無可退”的地步。2019年,南陽的營商環境排名全省倒數第1,去年雖然觸底回升,排名全省第10,但對昔日一直追求高品質建設大城市、新興區域經濟中心,如今如願躋身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南陽市來説,這樣的營商環境,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刺激。

  南陽“七問”,被很多人視為南陽全面、深刻“謀變”的一聲號角,問出了幹事創業精氣神,問出了發展新理念,並引發了南陽如何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時代之問——

  如何擺脫“地級市思維”,自覺對標國內一流城市標準,按大城市的能級,打造中心城市的集聚效應、輻射效應和示範效應?

  如何破除“盆地意識”,在心態上突破傳統目標定位,與周邊領先地市同臺競技,變小富即安為開拓進取,變跟隨發展為引領示範?

  如何打破傳統路徑依賴,抓住歷史機遇,通過新興主導産業發展和創新驅動來實現彎道超車?

  ……

  面對時代之問,南陽人不斷思考:建設副中心城市,對南陽意味著什麼?河南,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副中心城市?

  朱是西説,從改革層面講,思想觀念裏的革新,較之産業結構、宏觀政策、激勵機制上的改革,更為隱性卻更為關鍵。改變保守陳舊的思想觀念,來一場“頭腦風暴”和觀念革命,是南陽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實現高品質發展不可忽視的課題。

  “副中心城市不是封出來的、喊出來的,而是幹出來的、拼出來的。”他説,“要拿出敢為人先、敢破敢立的勇氣,以思想大解放、觀念大更新促進能力大提升、發展大跨越,全力打造好河南省副中心城市。”

  河南省社科院城市與環境研究所所長王建國認為,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需要統籌考慮國家戰略、區域競爭和自身發展,在全國城市群發展、中原城市群建設大格局中定位、審視、謀劃,這不僅關係到政府治理能力,更關係到觀念和站位;不僅關係當前,也關係長遠;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

  王建國説:“河南是中國的縮影,而南陽是河南的縮影。確定南陽為副中心城市,不僅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更具有示範性。從這個意義上説,南陽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不僅是南陽的自留地,更是全省的試驗田;不僅是經濟高地,更是制度創新的高地;不是栽盆景,而是種苗圃。”

  從南陽雄心勃勃的謀劃中,我們看到了這樣的視野與格局。

  高水準的發展規劃鼓舞人心。南陽市提出,要借鑒洛陽、大同、襄陽、蕪湖等副中心城市的經驗做法,邀請國內一流的專家團隊,按照前瞻30年、編細15年、做實近5年的要求,抓緊編制南陽建設副中心城市整體規劃。

  “未來的南陽,將是以世界眼光、國際標準、南陽特色、高點定位打造的宜居、宜業、宜創、宜遊、宜樂、宜養的現代化新城。”南陽市市長王智慧説。

  高品質的實施意見催人奮進。到“十四五”末,力爭實現“6333”的目標,即經濟總量突破600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300億元、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達到300平方公里、人口達到300萬,經濟實力進入全國地級市50強;到2035年,經濟總量突破萬億元大關,基本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南陽。

  實現這樣的宏偉目標,需要南陽市在産業強市上有大貢獻,在創新驅動上有大作為,在城市更新提質上有大突破,在基礎能力建設上有大手筆,在幹事創業上有大擔當。

  只有這樣,才能為河南隆起一個支撐高品質建設現代化中原大省的新板塊,為豫西南乃至全省打造一個能起輻射帶動作用,做示範、促發展的新中心,為鄂西北、陜東南提供一個能協調區域發展、高品質互動的新支點。

  只有這樣,南陽才能真正走出盆地、邁向高地,才能擔得起肩負的歷史使命。

  從定位到地位

  ——副中心影響力如何彰顯

  南陽市民尤紅梅珍藏著1994年拍攝的一張老照片。照片中,她和好友站在白河上的臥龍大橋橋頭,河邊荒草叢生,兩岸多是低矮的房屋,只有高高的南陽電視塔格外顯眼。

  自歲月深處浩蕩而來的白河,承載著城市的記憶,陪伴著南陽的成長。隨著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的逐步推進,白河兩岸,將再度奏響激蕩人心的華彩樂章,見證南陽揚帆逐夢的輝煌蝶變。

  城市,是一本打開的書,從中可以看出它的抱負。南陽這本剛剛掀開的關於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皇皇巨著裏,同樣視野宏闊、雄心勃勃、目標遠大——作為副中心城市,未來的南陽,一定是一個近悅遠來的現代都市、一個活力四射的産業強市、一個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

  如果評選南陽最近一段時間的流行語,“前瞻”一詞肯定位列其中。

  在聚焦建設副中心城市戰略部署時,“前瞻30年”的要求一再出現。

  朱是西説,南陽市目前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不足160平方公里,經濟首位度僅為26.6%,輻射帶動能力不強。只有“精築城、強功能、興産業、廣聚人”,提升城市能級,完善城市功能,做強城市實力,留足留夠發展空間,才能推動中心城區“起高峰”,全面提升城市承載力、輻射力、帶動力。

  在南陽市中心城區發展規劃中,白河一直佔據著獨特的地位。南陽市第七次黨代會報告指出,要高品位扮靚白河,高標準發展沿河經濟,打造白河生態經濟帶,讓“一河兩岸”成為南陽的“外灘”“陸家嘴”和“網紅打卡地”,把白河兩岸打造成南陽具有競爭力的特色亮點。

  規劃的目標,是要把南陽建成全國知名的水城、綠城、花城,成為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嚮往的城市。在白河兩岸遠眺,在南陽街巷漫步,我們仿佛已聽到了南陽蛻變成長的心跳聲。

  規劃中的白河,正在南陽流光溢彩。

  在南陽新城區,月季大觀園、白河濕地公園、福海等綠地水系項目相繼建成或加快推進,三級水系引入到社區、機關、樓院等公共場所,100%社區“向水而居”、100%居民“推窗見綠”。“滿城綠色半城水”的城市氣質日益彰顯。

  藍圖裏的南陽,正向世界展示魅力。

  被譽為“城市最美建築”的“三館一院”對外開放;臥龍崗、漢畫館、醫聖祠等文化地標交相輝映;現代服務業中心、高端製造業中心、文化科教中心、醫療康養中心等功能定位日趨完善。“宜居宜業活力城”的新南陽芳姿初顯。

  在以前瞻30年的視野謀劃中心城區時,南陽人奮進的步伐,又在建設産業強市的道路上飛馳。

  南陽市清醒認識到,南陽與先進地區的差距,弱在産業、差在工業。把副中心城市的規劃“定位”變成實際“地位”,做優做強産業企業,打造産業強市,是必須翻過的一座高山;經濟發展向高品質躍遷,是必須打贏的一場硬仗。

  這是一個面向未來的千里躍進圖——聚焦“5+N”千百億産業集群培育計劃,努力打造裝備製造、綠色食品、電子信息、生物産業、文旅康養5個千億級和一批百億級産業集群,推動傳統産業高端嫁接、新興産業培育壯大、未來産業謀篇佈局,力爭“十四五”末全市製造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8000億元,努力打造全省、全國乃至全球具有競爭力的現代産業體系。

  熟悉南陽的人會意識到,在這些數字波瀾不驚的表層之下,這座城市將會發生驚心動魄的跨越與嬗變。與現在的城市相比,“十四五”末的南陽,無論是城市的規模和實力,還是發展的高度和品質,都會進一步擁有與定位相符的地位,成為躍出盆地的高地。

  王智慧説,建設副中心城市,已經使南陽站在了周邊區域競爭的前沿。實現這一目標,南陽必須在強化創新驅動、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走在前列,在綠色發展、生態保護、營商環境等方面先行先試、提供示範。

  不久前,一座位於唐河縣二橋東頭北側的高聳建築剛剛落成,就在當地引起了極大的轟動。人們奔相走告:唐河復航,已為期不遠了。

  這座建築,就是唐河復航燈塔,其作用是引導船舶航行或指示危險區。

  很多人不知道,南陽曾經是“北方威尼斯”。一百多年前的南陽城,是江南一樣的“小橋流水人家”。那時,唐白河還是一條商業繁盛的水運通道,穿越南陽順流而下直至襄陽注入漢江,又通過漢江和長江相連,舟楫繁忙,興盛一時。後因陸路興起和水位下降,唐白河逐漸斷航。

  為恢復水運,唐白河航運項目于2016年開始啟動,其中唐河復航工程2020年12月正式動工。工程完工後,南陽物流經水路可直達重慶、武漢、上海等長江沿岸港口城市,將形成一條溝通武漢城市群與中原城市群、長江經濟帶與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水運大通道。

  何止是唐白河復航工程,南陽一個個加快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的“大手筆”都牽動四方。翻開南陽交通規劃圖,人們驚訝地發現,偏居豫西南、交通基礎設施一直在全省落後的南陽,竟然有著加快“空水鐵公”一體發展、成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的雄心和潛力。

  在南陽的規劃中,未來的南陽,將是一個聯通世界的國際航空港,一個鄭渝高鐵、合西高鐵、呼南高鐵匯聚的“星形”高鐵網絡,一個通江達海的內河水運中心,一個高速公路、幹線公路密布的交通樞紐。

  從歷史深處走來的南陽,正抖落塵土,煥發新顏。

  聚焦建設副中心城市的戰略部署,提振精氣神,跑出加速度,南陽,千萬人風雨兼程,副中心風鵬正舉。(河南日報記者 董學彥 孟向東 沈劍奇 于晴)

編輯:鄧高靖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WechatIMG11040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