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祥符區萬隆鄉金箔楊村“第一書記”殷耿豪:以心換心真幫扶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1-11-25 17:07:59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報道:2020年2月,按照開封市祥符區委、區政府統一安排,殷耿豪被祥符區教體局選派至金箔楊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一年多來,從農村工作的“門外漢”到和村民“打成一片”,這位“80後”駐村“第一書記”深知要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解難題。

開封祥符區萬隆鄉金箔楊村“第一書記”殷耿豪:以心換心真幫扶_fororder_圖片2

開封市祥符區萬隆鄉金箔楊村“第一書記”殷耿豪

  接地氣才有底氣

  金箔楊村位於開封市祥符區萬隆鄉西南部,距萬隆鄉政府5公里。殷耿豪擔任“第一書記”後,意識到農村工作要勤走訪、勤記錄,通過走訪了解民情、傾聽群眾訴求,力所能及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

  在全面了解群眾訴求以及政府相關補貼政策後,殷耿豪第一時間幫助村民申請了核桃等小雜果補貼。如今,村裏種植小雜果的收成越來越好,他也越來越被村民信任。

  “駐村書記一定要接地氣才能有底氣。要做好精準扶貧和群眾工作,我們必須了解相關的扶貧政策法規,學説群眾語言,多交農民朋友,否則你就不會取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沒有公信力,工作也就會到處碰壁。”殷耿豪説,來到這裡他終於明白了,只有用心去思考、解決,才能換來思想、情感上的認同。

開封祥符區萬隆鄉金箔楊村“第一書記”殷耿豪:以心換心真幫扶_fororder_圖片3

殷耿豪(右)在村民家走訪

  以心換心真幫扶

  在金箔楊村村民渠海洲的家門口,經常能看見殷耿豪幹活的身影。今年40多歲的渠海洲身體一直不好,兩個孩子一個患有腦疾、一個年紀尚小,家中就剩下妻子一人能幹點重活。考慮到渠海洲家中沒有什麼勞動力,殷耿豪給他們家申請了免費的紅薯種苗,同時又給渠海洲妻子安排了政府公益性崗位。2020年,渠海洲一家在政府和殷耿豪的幫助下終於脫貧,年收入從人均一萬元達到了如今的一萬五千余元,生活也逐漸步入了正軌。“房子政府給我們翻修好了,收入也提高了......我相信以後的日子肯定會越來越好。”渠海洲妻子笑著説。

  由於之前的工作經驗,殷耿豪深知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村子封閉,各個學校由原先的課堂教學轉為線上網課教學,學生作業以及資料列印成了村裏學生及家長的難題。殷耿豪了解情況後,將辦公室的印表機、列印紙提供給學生們使用。“為了讓學生隨時都能列印,我們弄了一個屋子,24小時不鎖門,只要有需要,都可以去列印。”殷耿豪説。

  走動多了,心就近了。殷耿豪為金箔楊村所做的一舉一動村民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每到豐收季節,殷耿豪一推開辦公室門,總是會在門口發現一些核桃、桃子等農特産。“雖然沒看見是誰送的,但是我心裏門清兒。”殷耿豪笑著説。(文/圖 崔學慶)

編輯:張雨晴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WechatIMG11040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