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大國工匠篇】河南農業大學教授陳彥惠的“玉米強國夢”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1-12-21 20:17:18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消息(鄧高靖):品種是農業生産的晶片,種質資源是培育品種的源頭。12月20日下午,2021河南省“中國夢·大國工匠篇”大型主題宣傳活動採訪團走進河南農業大學,傾聽河南農業大學教授、玉米育種專家陳彥惠講述他的“玉米強國夢”。

【中國夢•大國工匠篇】河南農業大學教授陳彥惠:心中有個“玉米強國夢”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11221150827

河南農業大學教授、玉米育種專家陳彥惠介紹自己的科研成果 攝影 王威

  據悉,陳彥惠作為河南省特聘教授、中原學者、國家重點學科作物遺傳育種學學術帶頭人、國家玉米改良中心鄭州分中心主任,兼任中國作物學會玉米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曾任河南省玉米産業體系首席專家,曾榮獲“河南省傑出專業技術人才”榮譽稱號。

  20世紀70年代,陳彥惠在農村,曾看到生産隊引進的新品種小麥因栽培不良而大面積凍死,認識到了作物品種在農業生産中的重要性。“看到孩子們吃著紅薯窩窩頭、喝著紅薯麵湯時,我感到特別地難受。從那時起,我就希望自己未來能培育作物新品種。”陳彥惠介紹説。

  80年代恢復高考後,陳彥惠考入河南農業大學。1982年畢業後,他在中國玉米遺傳育種學科奠基人吳紹骙門下攻讀碩士學位,開始了玉米遺傳育種的研究生涯。“在教授指引下,我走上了玉米遺傳育種的科研道路,並且逐步有了一個以培育玉米新品種為目標的‘玉米強國夢’。”陳彥惠説。

  據陳彥惠介紹,我國玉米種質資源源頭上存在先天不足,玉米遺傳變異優異資源有限。缺乏具有獨立知識産權的優異玉米新種質、玉米育種方法單一等多個難點困境嚴重制約我國玉米的生産發展。

  1990年,陳彥惠課題組制定了創造出適應我國玉米育種的核心種質、建立我國玉米雜交品種優勢利用新模式的目標。經過31年南繁北育、50多個生長季節持續不斷研究,陳彥惠課題組獲得了重要進展:培育了聚合國外兩大種質特點的高産優質種質——豫綜5號,培育了聚合中國兩大地方種質特色的抗逆廣適種質——黃金群,建立了適合中國玉米育種的雜優利用新模式,創造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自主知識産權的核心種質。在種質應用上,陳彥惠課題組將創新的種質廣泛分發到全國玉米育種科研教學單位和企業,從中選育出18個優良自交係,培育出通過國家和省級審定的14個玉米新品種。育成的新品種玉米在我國黃淮海、西南、西北三大玉米産區累計種植8千多萬畝,獲社會經濟效益70多億元,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

  多年來,陳彥惠帶領河南農業大學的玉米創新團隊,先後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863”和“973”重點研發計劃及河南省重大科技專項等多項國家和省部級重大課題;主持培育了國家和省級審定新品種16個,獲國家發明專利和植物新品種權18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在《PANS》等權威期刊上發表論文160多篇,為我國玉米增産增效寫下了濃重一筆。

  當談到自身所獲榮譽時,陳彥惠説:“這些榮譽都是黨和政府對我們農業科技工作者的鼓勵和鞭策,都是我們河南農業大學玉米遺傳育種創新團隊共同努力奮鬥的結果。我深感肩上責任重大,今後會更加勤奮努力工作。”

編輯:張雨晴
2024“打卡中國·讀懂中國式現代化——你好,河南!”網絡國際傳播活動_fororder_移動端banner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