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委書記樓陽生:深入實施“十大戰略” 奮力實現經濟發展開門紅
來源:人民日報  |  2022-01-06 08:56:22

  原標題:深入實施“十大戰略”,奮力實現經濟發展開門紅(權威訪談·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怎麼看、怎麼辦) ——訪河南省委書記樓陽生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2022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各地區各部門要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各方面要積極推出有利於經濟穩定的政策,政策發力適當靠前。作為經濟大省、農業大省、人口大省,河南將採取哪些舉措落實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在確保“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方面,有哪些新擔當新作為?如何推動科技政策紮實落地,以創新驅動高品質發展?記者採訪了河南省委書記樓陽生。

  把“穩”和“進”有機統一起來,深入實施“十大戰略”

  記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了2022年經濟工作的總基調,河南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有哪些?

  樓陽生: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這八個字是2022年經濟工作的總基調,也是其他各方面工作的總遵循,更是把握客觀規律的辯證法。

  河南是經濟大省,我們要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寄予河南“奮勇爭先、更加出彩”的殷殷囑託,把“穩”和“進”有機統一起來,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優勢再造戰略、數字化轉型戰略、換道領跑戰略、文旅文創融合戰略、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鄉村振興戰略、綠色低碳轉型戰略、制度型開放戰略、全面深化改革戰略等“十大戰略”,奮力實現經濟發展開門紅、全年紅,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圍繞實施“十大戰略”,我們列出了28項研究專題,分解到各地各部門,要求明確年度目標任務、細化工作措施、找準載體抓手,推出一批變革性、牽引性、標誌性舉措,確保項項落地見效。

  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方面有新擔當、新作為

  記者: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在扛穩國家糧食安全責任上,河南有哪些新舉措?

  樓陽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提高農機裝備水準,保障種糧農民合理收益,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總書記叮囑我們糧食生産這個優勢、這張王牌任何時候都不能丟,要求河南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方面有新擔當新作為,賦予我們沉甸甸的責任。

  近年來,河南始終牢記總書記囑託,堅定不移扛穩糧食安全重任。2021年,全省上下全力抓好災後農業恢復生産,全年糧食産量達到1308億斤,連續5年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做好秋播秋種,麥播面積超過8500萬畝,目前苗情長勢良好,為今年夏糧豐收打下基礎。

  2022年,在抓好農業生産、保障農産品供給安全上,我們將突出做好以下方面。一是落實藏糧于地,抓好耕地保護和地力提升兩個關鍵。確保全省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6億畝以上,確保新建高標準農田756萬畝。二是落實藏糧于技,抓好種業振興和農機裝備兩個要害。三是推進“三鏈同構”,抓好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兩個重點。

  把創新擺在現代化建設的核心位置,推動高品質發展

  記者:在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上,河南有哪些新成效?下一步有哪些新作為?

  樓陽生:2021年,我們堅定地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河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為總綱領、總遵循、總指引,統籌推進疫情防控、防汛救災、災後重建和經濟社會發展,初步預計全省生産總值接近6萬億元,展現出堅強韌性後勁,“十四五”邁出了第一步、見到了新氣象。

  戰略部署系統確立。以前瞻30年的眼光想問題、作決策、抓發展,明確“兩個確保”奮鬥目標,作出實施“十大戰略”等重大決策部署,為現代化河南建設立柱架梁、落子佈局。

  結構調整成效明顯。2021年前11個月,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長31.8%,高技術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2.7%、14.4%,對規上工業增加值貢獻率達35.8%、47.5%,新增市場主體133.5萬戶、總量達848.2萬戶。

  創新發展蓄能起勢。嵩山、神農種業、黃河三大省實驗室和10家省産業研究院、8家省中試基地掛牌運營,鄭州大學、河南大學“雙一流”建設提速,全社會研發投入大幅度提升,預計突破千億元大關,技術合同成交額首次超過500億元,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分別增長30%、28%。

  做好2022年經濟工作,我們要堅持把創新擺在發展的邏輯起點、現代化建設的核心位置,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引育創新人才團隊實現新突破,科技體制改革走向縱深。

  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

  記者:作為人口大省,河南在落實“六穩”“六保”方面採取哪些舉措,有哪些新突破?

  樓陽生:河南是人口大省,任何一項民生問題都是大事情。在落實“六穩”“六保”上,我們將著力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穩住市場主體。以紮實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為抓手,千方百計穩定中小微企業生産經營,力爭市場主體規模突破1000萬戶。

  突出就業優先。推動建設一批職業本科大學,建設與技術進步、産業發展相匹配的職教體系,2022年計劃新增技能人才240萬人,新培養高技能人才80萬人。力爭全年新增城鎮就業110萬人、返鄉創業15萬人。

  守牢民生底盤。強化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穩步提高城鄉低保、特困人員供養補助標準,統籌醫療、醫藥、醫保、醫養、醫改“五醫聯動”,加快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推動“雙減”工作落實落細,力爭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0%。(人民日報記者 龔金星 馬躍峰)

編輯:張雨晴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WechatIMG11040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