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河南·讀懂中國】人民勝利渠:“新中國引黃第一渠”開灌70週年
來源:河南日報  |  2022-04-12 08:53:03

  原標題: 人民勝利渠 “新中國引黃第一渠”開灌70週年(行走河南·讀懂中國) 引(供)水總量接近南水北調中線正式通水7年調水量

【行走河南·讀懂中國】人民勝利渠:“新中國引黃第一渠”開灌70週年

昔日人民勝利渠渠首及總幹渠鳥瞰。

人民勝利渠灌區示意圖

人民勝利渠渠首全景。人民勝利渠是造福豫北人民的“幸福渠”。圖片均由河南省人民勝利渠管理局提供

製圖/周鴻斌

  400多億立方米!450多億元!4月12日,被譽為“新中國引黃第一渠”的人民勝利渠迎來開灌70週年,兩個數字格外亮眼。

  “70年來,人民勝利渠共引(供)水400多億立方米,社會效益達450多億元,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水利支撐,是造福豫北人民的‘幸福渠’。”河南省人民勝利渠管理局局長盧鳳民説。

  引(供)水400多億立方米是什麼概念?舉世矚目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自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後,7年間累計調水441億立方米。人民勝利渠70年引(供)水量接近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7年調水量。

  “人民勝利渠灌區長期以來水害澇災嚴重,開灌前到處是鹽鹼地、荒沙地。”人民勝利渠退休多年的老職工周珍柱對以前的景象記憶猶新。現在的人民勝利渠灌區則是一番喜人景象:鹽鹼地變成了高産穩産田,渠首變成了花果園,總幹渠沿線成為水文化長廊。

  70年滄桑巨變,凝結了一代又一代人民勝利渠人的心血和努力。河南省人民勝利渠管理局渠首分局財務科科長王勝利告訴記者,自己的父親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直到退休一直在人民勝利渠工作,1965年出生的他被父親取名“勝利”,正是對那個時代的記憶。

  1981年父親退休時,按照當時的接班政策,王勝利一畢業就進入人民勝利渠工作至今。“我兒子上的是水利學校,目前在當兵,希望將來他也能從事水利工作。”王勝利動情地説。

  從建渠初期的“抬頭是邙山,低頭黃河灘,大風黃沙刮過來,光想埋住俺”,到一代代人民勝利渠人在渠首閘周圍開荒種果樹,果樹面積最高達650畝,渠首變成了名副其實的花果園,林木如海,花果飄香。

  沿50多公里的總幹渠順流而下,人民勝利渠水滋潤了焦作、新鄉、安陽等3市12縣(市、區)。截至2020年,農業灌溉用水量223.22億立方米,實灌面積5.87萬公頃,孕育出了原陽大米、延津小麥等全國知名農業品牌,總幹渠形成了綠色水文化走廊,為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進行了有益探索。

  盧鳳民説,人民勝利渠較早開始了對跨流域調水的探索。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人民勝利渠引黃濟津共有4次,70年代3次、80年代1次,濟衛濟津水量72.70億立方米。

  人民勝利渠成功開灌,不僅為黃河中下游引黃探索出了一條成功的道路,也為利用黃河水資源提供了寶貴經驗。從人民勝利渠開始,黃河中下游引黃灌溉工程相繼建成,並迅速發展成中國最大的連片自流灌溉區,改變了中國農業生産佈局。

  “引黃灌溉既補充了地下水源,降低了群眾灌溉成本,又增加了糧食産量,帶動灌區農民增産增收,提高了農民種糧積極性。”河南省水利廳農村水利水電處處長魏振峰説。

  隨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國家戰略深入推進,河南省不斷加強大中型引黃灌區建設,引黃灌區範圍涉及三門峽、焦作、安陽等12個省轄市及濟源示範區的68個縣(市、區),設計灌溉面積2546萬畝,目前有效灌溉面積1338萬畝。黃河正在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河南日報記者 譚勇)

編輯:張雨晴
2024“打卡中國·讀懂中國式現代化——你好,河南!”網絡國際傳播活動_fororder_移動端banner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