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駐馬店:“農頭”連“工尾”、“糧頭”帶“食尾”,糧食優勢轉化為高品質發展紅利
曾經駐馬的“店”,蛻變為食品企業“駐”聚之“都”
一邊是廣袤油綠的麥田,一邊是正拔地而起的巨型工廠群,在位於河南省駐馬店市的國家級“國際農産品加工産業園”,一幅一産農業“接二連三”融合發展的場景正迅速延展。
糧食越種越好,加工企業越聚越多。這個歷史上的駐馬驛店,已成食品企業歡聚之地。目前,駐馬店市農産品加工企業已達1710家,年産值2000億元,成為當地第一大支柱産業,做優“糧袋子”、鼓起“錢袋子”的農區工業化之路越走越寬。
食品企業的歡聚之地
2021年9月,五得利集團遂平麵粉加工廠投産,在其擁有的全球最大單體麵粉加工車間裏,每天有6000噸小麥,經過高精度、全封閉的自動化生産系統,靜悄悄地變成麵粉,再通過智慧化“無人倉庫”轉運分撥。至此,五得利集團日加工小麥能力達到6.4萬噸,繼續在全球麵粉加工行業領跑。
五得利遂平工廠負責人李振飛説,駐馬店下轄九縣一區均為全國産糧大縣,小麥産量佔全國二十八分之一,是産業佈局的必爭之地;同時,駐馬店優質專用小麥種植面積達58%,高度匹配細分化的市場需求。
一期投資1.2億元、二期投資3億元、三期投資12.8億元。從2008年起,全國速凍食品龍頭企業——思念食品不斷在遂平縣追加投資。三期投資完成後,將建成公司在全國規模最大的單體速凍食品工廠。思念食品遂平公司負責人朱岩告訴記者,駐馬店的原料供應鏈優勢巨大,面、油、肉、菜、味等要素俱全。不但五得利、克明面業等國內麵粉巨頭匯聚於此,以十三香為代表的調味品産業品類豐富;駐馬店還是“花生之鄉”“芝麻之鄉”,油料作物産量佔全國二十五分之一;同時畜禽飼養量、蔬菜産量分別居河南省第一、第二位。
遂平縣委書記侯蘊説,如何把糧食優勢轉化為發展紅利,“農頭”連“工尾”“糧頭”帶“食尾”是關鍵一招。目前,遂平糧食年加工能力已達400萬噸,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74%、營業收入的68%來自食品産業。駐馬店市委宣傳部長、副市長劉曉文説,目前,全市糧食加工企業達466家,年加工能力4000多萬噸,年産值超1000億元。
由於農業、糧食資源優勢突出,駐馬店還成為中小食品企業成長的機會之地。2015年,今三麥食品公司在西平縣初創時,年銷售收入3000萬元,去年,這家速凍食品企業銷售收入達3.2億元。公司董事長王心剛説,吃穿住行工業化,是現代生活的標配。其中,“吃”的工業化有巨大空間。依託資源優勢,搶佔“主食工業化”風口,是企業高速成長的奧秘。
以打造全國糧食生産核心區、有影響力的農産品精深加工區為目標,駐馬店對標“大食物觀”,延伸産業鏈、配套供應鏈,對“鏈主”型企業産生巨大吸引力。
全國玉米深加工龍頭企業金玉鋒集團在駐馬店驛城區投建了大健康生物産業園。走進園區,只見連排的標準化廠房正在封頂。這個投資46億元的玉米全産業鏈深加工項目,年加工能力360萬噸,通過將玉米吃幹榨凈,生産出澱粉、胚芽油、葡萄糖、賴氨酸等系列産品。
引力波來自農田
“手中有糧、天寬地廣。”河南小麥産量佔全國的四分之一,有“中國糧倉”之稱。但長期以來,在河南小麥生産榜單上,駐馬店是個不聲不響的“中等生”。2000年新世紀開啟時,駐馬店小麥年産量只有230多萬噸。此後,駐馬店夯實糧食基礎,強化科技推廣,開啟了“十七連豐”的新征程,到2021年,小麥産量躍升至510多萬噸,居全省第二,成為河南小麥版圖中最大的變數。回顧歷史,駐馬店的一些幹部深有感觸:一手小牌打成好牌,關鍵攥住了糧食這個王牌。
“麥花吐秀菜花黃”,正值小麥抽穗揚花時,駐馬店麥田豐收的架子已經搭起。在遂平縣常莊鎮,一塊2萬畝的高標準農田的苗情,打開手機就可以看到。常莊鎮黨委書記張耀林説,這是一塊物聯網智慧農田,除了田頭可見的水肥一體化指針式噴頭、田間氣象站、振頻殺蟲燈,更“黑”的科技在地下。地下埋了四層,共七八十個感測器,讓農民用大數據精準種田。
每建一畝高標準農田,財政資金投入1600元,而西平縣老王坡3萬畝高標準農田每畝投入卻達6000元,一種新的投資運營機制正引導資金流入麥田。西平縣副縣長丁中華説,我們將這塊地整體流轉給河南水利投資公司運營15年,公司先期投入,靠種糧收益回本。河南水投項目負責人付國河説,我們測算過,通過集約種田,每畝每年可增利200元,未來運營面積將達8萬畝。
據了解,十多年來,駐馬店累計投入100億元,建成高標準農田945萬畝,佔耕地面積的67%。僅西平縣,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就新增糧食生産能力2.2億斤。
在西平縣二郎鎮張堯村高標準農田裏,有一塊麥田被稱作“小麥擂臺”,來自全國的60多個品種的小麥在這裡做對比試驗,最後選出適宜的當家品種。
丁中華説,西平原本不是小麥高産區,也不是強筋小麥的最佳適生地,但20多年來,靠對比試驗和技術改良,我們先後更新了五代當家品種,實現小麥單産、品質、效益同步提升。2018年,西平小麥拿下了“國家地理標誌産品”這塊金牌。目前,西平40萬噸強筋小麥,70%達到二級以上標準,成為速食麵企業和特種麵粉生産企業的“搶手貨”。
據了解,目前,駐馬店糧食良種覆蓋率達98%,農業主推技術到位率96%,耕地地力以每年0.2%的速度提升。
融合進行時
農業被稱為最能連接二三産業的“六次産業”,融合發展是必由之路。在駐馬店,産業、要素、組織融合正方興未艾,推動區域經濟走向高品質發展。
正陽縣耕地面積222萬畝,是小麥平均單産破千斤的高産縣。依託“良田”的好底子,正陽在秋季大力種植花生,把糧田又種成了“油田”。目前全年花生總産量達50萬噸,成為“全國油料冠軍縣”,實現了“糧油雙贏”。
在魯花集團正陽公司灌裝車間,全自動生産線每小時可産6000桶食用油。公司總經理宮世濤説:“這是魯花集團在國內投資最大、産能最高、設備最先進的工廠,年加工花生能力30萬噸。”
正陽縣還成功創建全國首批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和國家農業科技園(核心區)雙園區,園區集産品研發、食品加工、冷鏈物流於一體,開發出花生食品、飲料20多種。正陽花生生産全程機械化,正陽花生機械産業園入駐38家企業,年産6萬多臺花生機械,遠銷蘇丹、印尼等國家。還建立了花生現貨交易中心、花生産品電商物流中心和電商物流服務站。2021年,正陽花生品牌價值達124.35億元,花生産業綜合收入達320億元。
“從賣農機到賣服務,我們找到了融合發展的藍海。”河南農吉農業服務公司總經理王江濤説。2017年,這家在農機製造領域深耕了30年的企業做出轉型發展的決定,全面進軍農業種植社會化服務領域,讓農民“離鄉不丟地、不種有收益。”目前,農吉公司以遂平縣為中心,成立了19家縣級分公司,為農民提供從種到收全程服務。
據了解,駐馬店目前已擁有新型農業生産主體近3.7萬家,耕地託管、流轉已經佔到耕地總面積的六成左右。
遂平縣史丹利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軒春霞原是遂平縣供銷社職工,近年來,她由服務農業轉向經營農業。目前合作社託管耕地3萬多畝,流轉1.7萬畝。軒春霞正在推廣一種“帶地入股”模式,將合作社、村集體、農民打造成一個更緊密的利益聯合體。凡入股耕地,除了每畝800元的租金照付外,每畝盈利進行“二次分配”,其中合作社分20%,運營成本20%,村集體分30%,農戶分30%。
軒春霞説,手裏的糧食訂單都是中糧集團、五得利、益海嘉裏、茅臺集團等“大廠訂單”,收購價格高、品質要求高,因而必須建立更緊密的連接機制,從而實現“工廠化種糧”。(記者林嵬、孫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