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畝農田集中連片、作業道路平整通暢、灌溉溝渠縱橫交錯、現代化農業設備高效便捷……對駐馬店市西平縣的許多種糧大戶來説,2022年的夏收有著不一樣的體驗。
西平縣委書記李全喜介紹説,“作為全國糧食生産先進縣,西平縣小麥種植面積常年穩定在108萬畝以上。我們在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實現糧食高産穩産、促進農業高品質發展的同時,始終把國家糧食安全這份重任牢牢扛在肩上。”
6月1日上午8點,西平縣人和鄉的種糧大戶丁軍華來到自家流轉的6800畝麥地裏,隨手扯下一個麥穗,用手仔細地揉搓,輕輕一吹,嘴裏小聲地數著,“5、10、15……55粒,是55粒,粒數不少,顆粒飽滿,小麥豐收了。”他迫不及待地給父親打電話報喜,“爹,咱家的小麥豐收啦。”
挂掉電話,丁軍華又撥出一個號碼,“老李,把咱們的收割機開過來吧,可以收割了,另外通知一下貨車來拉小麥。”不一會兒,6台德國進口的收割機便開進了麥田,看著收割機奔騰馳騁,丁軍華終於笑了,“最近幾晚上,我都睡不著,盼著開鐮收割,現在放心了。”
15分鐘後,隨著收割機的轟鳴聲漸漸變小,8輛12米長的卡車緩緩駛入麥田,看著金黃色的麥粒從收割機出糧口中噴涌而出,丁軍華興奮得手舞足蹈,“今年這小麥,畝産1300斤沒跑。”
智慧微型氣象站、土壤墑情監測儀、蟲情監測器……在西平縣老王坡現代農業示範區的3.1萬畝核心區,坐在高標準農田服務中心,敲敲鍵盤就能灌溉,動動滑鼠就知道小麥長勢怎麼樣,看著螢幕、吹著空調就能了解土壤墑情如何。西平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劉衛松説,“過去種田全憑經驗,現在有了科技的加持,可以提前對病蟲害和墑情進行介入干預,給小麥豐産豐收注入科技力量。”
“受去年秋汛的影響,再加上老王坡是滯洪區,地勢偏低,積水較多。為了盡可能減少播種時間過晚的不利影響,我們拼了命地趕播種進度。我們和項目方調用了多臺大型抽水泵,緊趕慢趕完成了抽水作業。田間積水排幹的時候已經臨近‘立冬’,我們一邊繼續實施農田改造,一邊組織力量搶種小麥……”劉衛松站在高標準農田服務中心的智慧監測辦公室,看著窗外滾滾麥浪即將收割入倉,去年播種小麥的經歷再次浮現。“經過測産,老王坡核心區改造後的農田平均畝産比原來高出近300斤。”
在二郎鎮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産基地,種糧大戶張四新正在地頭閒庭信步般查看小麥長勢。“我這50畝小麥可是超高産攻堅田,前天經過測算,平均穗粒數101.7個。我種了2000畝地,跟種這片超高産攻堅田一樣,都採用了寬幅精播等技術。我有信心,今年平均畝産一定會超過1500斤,賣個兩三千塊錢輕輕鬆鬆。”
張四新的底氣從何而來?西平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郭國選説,“農技服務送到田間地頭,惠農項目降低種糧成本,農業保險和糧食最低收購價等一系列好政策,不僅解決了種糧大戶的後顧之憂,而且讓種糧大戶更具動力,不斷刷新‘西平小麥’平均畝産新紀錄。”
西平縣縣長侯公濤説,“糧食生産的根本在耕地,命脈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動力在政策。我們縣把這些關鍵點一一落實、落細於108萬畝小麥生産的全過程,作為國家農産品地理標誌的‘西平小麥’能連年豐收,就沒有懸念了。”(黃華 田春雨 劉天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