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口市淮陽區打出“組合拳”推進産業振興
來源:週口日報  |  2022-06-28 19:21:15

  原標題:黨建引領 科技創新 三産融合  淮陽區打出“組合拳”推進産業振興

  産業振興是實現鄉村振興的物質保障。週口市淮陽區近年來通過黨建引領、科技服務、三産融合,因地制宜發展産業,讓鄉村發展從“輸血”轉向“造血”,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群眾穩産增收,著力推動鄉村振興。

  黨建引領聚合力。堅持“黨支部+合作社+黨員+農戶”模式,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開展黨員幫扶聯繫群眾等活動,發展壯大特色農業産業。一是突出支部引領。發揮板材加工、蘆筍種植等協會黨支部引領作用,按照“支部推動、黨員帶動、群眾參與”的工作思路,帶動群眾發展板材加工、蘆筍種植等,實現黨組織引領合作社發展、黨員帶動群眾致富、合作社牽動農戶增收。劉振屯鄉板材協會黨支部發展企業100余家,年加工木材50萬餘立方米,累計帶動13000余人就業,年收入2.5億元,年銷售産值近15億元,納稅700余萬元。二是突出鏈式助創。成立現華種植專業合作社黨支部等非公黨組織,按照“支部建在産業鏈、黨員聚在産業鏈、群眾富在産業鏈、品牌樹在産業鏈”的工作思路,發展黃花菜、大蒜、番茄等特色農業産業,把産業黨組織打造成帶領群眾致富的堅強戰鬥堡壘,實現特色農業産業化、規模化、效益化發展。三是突出孵化培育。鄉村振興、農業農村、工信等部門組織省市科技特派員、農業專家、種植養殖大戶,組建農科推廣志願服務隊,入戶送技術,地頭解難題,指導群眾種植羊肚菌、香蔥等。黃集鄉後家村種植羊肚菌70余畝,群眾增收600余萬元。齊老鄉種植大蔥10000余畝,畝均增收15000元。

  科技創新增動力。實施科技興農戰略,大力發展現代高效農業,建成高標準農田100萬畝,種植花生50萬畝、大蒜15萬畝、黃花菜1萬畝,叫響“淮陽三寶”品牌。延長深加工産業鏈,4家農業企業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全區獲得農業國家發明專利38項,認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20家、綠色産品26個,黃花菜、大蒜獲評全國名特優新農産品,獲評省級農産品品牌9個、省級農業企業品牌3個,王店鄉被評為全國産業強鎮(鄉)。推廣配方施肥等新技術20余項,氮肥深施用技術面積75萬畝次,小麥根外追肥面積260萬畝次。抓好農業技術培訓,邀請省市知名專家授課,組織專題講座6場,培訓農業技術骨幹2000余人次,38名區級農業專家、126名農業骨幹人才、500名村級農村實用人才活躍在農業生産一線。壯大村級集體經濟。247個日光溫室、34個冷庫、145個光伏電站和85個扶貧車間規範運行,形成4億余元的固定資産,其中扶貧車間年租金160余萬元,帶動群眾就業1300余人;食用菌種植基地、智慧食用菌棚帶動脫貧人口2000余人就地務工,人均年收入18000元。

  三産融合添活力。按照“扶優、扶強、扶大”原則,培育現代農業産業園。投資17億元,實施鄉村振興、産業園區類項目9個,其中投資3億元實施省級小麥現代農業産業園項目,投資5.3億元實施番茄産業融合示範園項目,建設優質小麥、黃花菜、大蒜等4個省市級農業産業園。推進鄉村産業融合發展,在鄉鎮建設農産品加工企業,實施輝華面業、桂柳牧業等農業産業化項目5個,培育省級農業産業化企業5個,農産品加工業産值增長5.5%以上。著力差異化發展,發展板材加工和蘆筍、高油脂花生、大蒜種植,重點打造沙沃西瓜、曹河蔬菜、武灣櫻桃等品牌産業,形成種養結合、多元互補的産業集群。大力發展特色産業,打造教育用品、板材加工主導産業。安嶺鎮教育用品發展企業49家,帶動就業1748人,實現銷售收入9.6億元,上繳稅收2360萬元。發展文旅經濟,建設電商展示中心,舉辦電商培訓班33場,培訓1929人。龍湖賞荷月期間,組織網紅達人直播帶貨,線上線下銷售收入100余萬元。發展鄉村旅遊經濟,推進農旅融合、文旅結合,打造泥泥狗、布老虎、壓縮饃、棒香製作專業村13個,從業人員1.2萬餘人。依託薛孟村紅色革命、武灣村櫻桃採摘、從莊村生態旅遊等,謀劃建設一批集“黨性教育、國防教育、農耕體驗、旅遊觀光”等産學研遊購娛等功能于一體的農業生態旅遊村,吸引支持群眾回鄉創業,開辦民宿,吃上“旅遊飯”。(週口日報記者 侯俊豫 通訊員 付世楨)

編輯:張雨晴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WechatIMG11040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