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河南虞城—— 激活製造業綠色發展新優勢
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五金工量具産業遠近聞名:年産鋼卷尺15億隻,年産五金工量具1.5億隻,遠銷70多個國家和地區。
這些産品都離不開一個重要工藝環節——電鍍。“鍍得閃亮,才能賣得‘漂亮’。”虞城縣電鍍生態園的車間裏,河南紅螺工量具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彥斌説。
眼前是一排排五金工量具固定架,工人熟練地把一個個螺絲刀桿嵌到架子上,在嗡嗡的機器聲中,將固定架依次送進傳輸帶。經過沸騰的化學水槽,蘸水、提出,不過10多分鐘,原本顏色灰暗的螺絲刀變得銀光閃閃。之後,再經過清洗、晾幹、裝配、打包,工量具被運往各地。
“蘸水的過程,就是電鍍,是五金工量具産業鏈的關鍵環節。”張彥斌説,金屬表面與水槽裏的鎳、鋅、鉻等元素發生化學反應,鋼卷尺、螺絲刀等不僅可以增加亮度、硬度,還能提高耐磨性、耐腐蝕性。每次“蘸水”後,都需要清水沖洗,所産生的廢水含有重金屬,直排會造成污染。但在電鍍生態園,廢水處理完全達標。
達標排放來之不易。因為污染,虞城縣工量具産業一度遭遇瓶頸。上世紀80年代,鋼卷尺産業在虞城縣興起,一些村鎮隨之建起了電鍍作坊。“一根電線,幾個重金屬水槽,就能電鍍。”商丘市珂銘工量具有限公司負責人梁生回憶,把工量具送到電鍍作坊加工,雖然距離近、價格低,可品質差,有的“手一搓,鍍層就掉”。更嚴重的是,廢水不經處理排入溝渠,會造成嚴重污染。
後來,電鍍作坊被明令禁止,梁生便把工量具運到浙江、江蘇等地電鍍。“那裏雖然電鍍品質好,電鍍廠環保意識強,可遠距離運輸,增加了人工費、運費,價格優勢沒有了,哪有能力擴大生産?啥時候咱虞城也能有像江浙那樣的電鍍廠?”梁生説。
2016年,商丘市海博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向縣政府申請,建設電鍍生態産業園。“先期投入1億多元,運行中遇到困難,相關部門及時介入,才渡過難關。”電鍍生態園負責人胡愛良介紹。2018年10月,投資10.2億元的電鍍園一期工程投産,成為河南省規模最大、設施最完備、污水處理設備國內領先的綜合環保智慧電鍍園區。
胡愛良帶著記者一一參觀處理廢水的調節池、反應池、沉澱池。“看,廢水經過處理後,比一般河水還乾淨。”各種廢水分別經過10多道分質處理工序,再經沉澱、過濾、軟化,最終形成中水,回到車間循環使用。
污水處理車間裏,有一個小屋子,鐵門緊鎖,門上裝著攝像頭。門口綠色標牌上寫: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基站。胡愛良介紹,從生態産業園排出的水,關鍵指標均低於國家標準。比如總鋅,國家排放標準是1.0毫克/升,而電鍍園的監測指標為0.0017毫克/升。即便如此,廢水還要送到縣污水處理廠進行二次處理。
沒了後顧之憂,梁生感受到了電鍍産業的潛力,“電鍍園派人上門收貨、送貨,每噸金屬的電鍍價格比小電鍍廠降了300多元。”
有了電鍍生態園,政府乘勢而上,擴大招商。虞城縣對園區實施特許經營授權,通過政府監管、補貼、扶持等方式推動項目發展;清查縣內重污染企業,納入園區處理,實現污染統一治理;對入駐企業的污染治理、技術改造培訓、智慧生産線引進、廠房租賃、專利申報等給予補貼和支持。
商丘市東進金屬製品有限公司原來在外地做高端金屬表面處理項目,到虞城縣設廠後,很快拿到中航光電集團的訂單。“3個車間,5條生産線,滿負荷運轉。”負責人李礦梅説。
河南合智新材料有限公司專門從事防電磁、防輻射産品研發生産。車間裏,兩條生産線一刻不停。化纖通過真空鍍鎳、銅等,做成積體電路中的導電布。“有了環保型電鍍支撐,我們一定能越做越強。”負責人孫林平説。
“目前,電鍍生態園項目一期、二期、三期全部建成,全部達産後可上100多條生産線,日處理污水能力達1萬噸。過去的電鍍瓶頸變成了製造業綠色發展的新優勢。”虞城縣委書記白超説。(人民日報記者 龔金星 馬躍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