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無法線下觀展,愛好歷史、文博,喜歡逛博物館的市民看過來了,記者整合河南省多家博物館線上展覽連結,“讓你一次看個夠”,點擊圖片下的連結即可“雲”上看展。
河南博物院
金相玉式——沿黃九省區金玉特種工藝瑰寶展
2021年12月21日,“金相玉式——沿黃九省區金玉特種工藝瑰寶展”在河南博物院正式亮相,展覽整合沿黃九省區的23家文博單位的文物資源,將跨越4000年時空的近300件金玉特種工藝文物精品齊聚一起,讓金玉輝映,熠熠生輝。
展覽使用了精心挑選的5000余件套精品文物,包括鎮院之寶等珍貴文物,以及近幾年的考古新發現也在陳列展覽中。
風檣陣馬,筆力扛鼎——王鐸書法藝術展
由河南博物院主辦,首都博物館、天津博物館、河北博物院、山西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吉林省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安徽博物院、四川博物院、無錫博物院、濟南市博物館、中國文字博物館、鄭州博物館、開封市博物館、安陽博物館、新鄉市博物館、駐馬店市博物館和沁陽市博物館等省內外十九家博物館共同協辦。
王鐸,河南孟津人,明末清初著名書法家。他精於詩文書畫,尤以書法成就為高,他的書法與董其昌齊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稱,傳世作品以行、草著稱。王鐸恪守一日臨帖、一日創作之道,長年堅守如一。
本次展覽精心遴選二十家文博單位的近80件(套)展品,涵蓋了王鐸的早、中、晚三個時期代表性的書法作品和傳世拓本,以及交友同道的部分作品,薈萃一堂,按“法古摹聖”“探徑尋己”“達觀立幟”“文友書作”四個部分展示,不僅反映了特定的時代風格和審美取向,更展現出書法家執著的藝術追求和鮮明的主體精神。
雲展覽“遠古清音——賈湖骨笛”
賈湖骨笛是迄今為止在中國發現的最早、保存最為完整的吹管樂器。這支骨笛全長23.6釐米,笛身鑽有7個音孔,研究發現該骨笛的音色優美、音階完備,可以演奏出近似七聲音階的樂曲,證明了早在8000多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已經是七聲具備。
為了讓文物和文化遺産活起來,營造傳承中華文明的濃厚社會氛圍,豫博特別推出雲展覽“遠古清音——賈湖骨笛”。該展覽聚合三維動畫、圖文、音視頻等資源,通過PC、移動等多終端展示,開發有沉浸式互動體驗。希望通過該展覽,讓您了解更多中國故事,更加堅定文化自信。
雲展覽“名聲樂指——鄭國編鐘”
新鄭鄭國祭祀遺址出土編鐘,音域達三個八度,具有完整的七聲音階結構,具備旋宮轉調的功能,音律和諧、音色如歌聲般動聽。每件鐘都有調音銼磨的痕跡,在音質、音準等音樂性能方面較西周編鐘有了明顯的進步,為我們研究“鄭聲”的音樂特徵和音樂風格提供了實物資料。
鄭州博物院
韆鞦德化——福建德化窯瓷器展
該展覽由鄭州博物館、廈門市博物館主辦,遴選德化瓷精品124件(套),包含白瓷、青花瓷、醬釉、彩瓷,其中以白瓷為主;品類豐富,包含生活用具、文房用具、陳設器及各類塑像。通過“延燒千載浮槎萬里”“瓷國明珠天下共寶”“韆鞦瓷業歷久彌新”三個部分,全面展示德化窯作為一個以外銷為主要生産方向的民間窯場的發展歷程、魅力特徵及其強大生命力。
汝地瓷光——河南寶豐清涼寺汝窯、汝州張公巷窯考古成果展
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博物院、鄭州博物館、平頂山博物館聯合主辦。
本次展覽包括“驚世汝瓷”“考古探秘”“千年窯火”“汝地遺珍”四個部分,集中展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多年來在寶豐清涼寺汝窯、汝州張公巷窯遺址出土的精品文物 174件(組),全面展示汝州地區宋瓷考古領域的重大發現及研究成果。其中,第一部分“驚世汝瓷”通過文獻記載、宮廷珍藏、院館收藏展示汝瓷的重要影響。第二部分“考古探秘”展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汝州地區的寶豐清涼寺窯、寶豐清涼寺汝窯、汝州張公巷窯的發掘和研究成果。第三部分 “千年窯火”通過在汝窯和張公巷窯發現的制瓷遺跡和遺物還原汝瓷和張公巷窯瓷器的製作工藝,揭秘汝瓷在制瓷技術上的創新以及對後世瓷器發展的影響。第四部分 “汝地遺珍”展出北宋末至金時期汝窯區域燒造的素燒器、青釉瓷等。
黃河珍寶:沿黃九省(區)文物精品展
鄭州博物館舉辦的“黃河珍寶:沿黃九省(區)文物精品展”,共展出來自青海、四川、甘肅、陜西、寧夏、內蒙古、山西、河南、山東沿黃九省(區)的超過40件(套)文物,呈現黃河沿岸地區的歷史、藝術與文化。
微觀之作:英國V&A博物館館藏吉爾伯特精品展
“微觀之作:英國V&A博物館館藏吉爾伯特精品展”是鄭州博物館牽手世界頂級博物館,聯袂向中國觀眾推出的展示歐洲藝術珍品的專題大展。這是英國V&A館藏吉爾伯特夫婦精品收藏首次來華展出,也是其亞洲巡展的第一站。此次展覽的成功舉辦體現了中外文化交流互鑒,為全球博物館在疫情後的恢復重建和文明交流互鑒貢獻積極力量。
鄭州大河村遺址博物館
線上數字展覽:星空下的村落
此數字展覽以線上VR全景展示為主要手段,運用建模、燈光渲染、後期交互等大量虛擬現實技術,全面完整地記錄大河村遺址博物館“星空下的村落”主題展覽內容 。
此數字展覽將大河村遺址博物館實體展覽館中的圖片、文字、實物等豐富的歷史文物資源進行數字化復原,活化為可聽可看、可讀可感的文化産品,極大地提升了參觀的便捷性,使遊客隨心盡享“星空下的村落”。
洛陽博物館新·鄉土志系列展
該系列展試圖通過包括書寫在內的多種介質,從歷史的到現實的,從可視的到可多元感知的,從精英的到普羅大眾的,從恒久的到轉瞬即逝的,提供公允而包容地審視我們的傳統和展望我們的未來的方式。因此,這不是一場傳統的展覽,不是隔離審美的展覽,也不是只屬於少數人話語的展覽,而是一場全民的、全面的展覽。這是向吾國吾民、吾鄉吾土致敬的展覽。
中國文字博物館
石題跋是金石學中一種常見的形式。金石題跋融珍貴的拓片、考究的文辭、精美的書法于一身,兼具經典性、藝術性與學術性。一件成功的金石題跋,除了要求拓片精美之外,題跋者對於所題跋拓片相關的歷史地理、文字學、收藏鑒賞、書法乃至語言藝術等方面有著很高的要求,非一般書法作者所能駕馭。
為了讓更多的觀眾欣賞、了解這一優秀的傳統文化藝術,中國文字博物館與河南印社聯合精心打造了《金石雅風——金石題跋展》。該展覽將展出題跋作品71件,包含特邀作品29件與參展入選作品42件。其中特邀作品為舊拓精品5件及當代名家作品24件。為了更好提高社會的參與性與作品的豐富性,吸引廣大金石、書法篆刻愛好者參與,主辦方于2021年9月份面向全國金石書法篆刻愛好者徵稿,2021年10月31日進行了評審,最終從近二百件來稿中評選出42件作品進行展覽;展覽還得到了全國各地金石收藏界、書法篆刻界的大力支持,多位著名的金石學家、書法家以所藏所作助力展覽,提升了展覽的觀賞性。此次參展作品形式豐富,既有歷代吉金如鼎彝、度量衡器、兵器、璽印、錢幣、鏡銘等;又不乏碑碣、摩崖、墓誌、造像、磚文、瓦當、印匋、封泥等等,形式、種類和水準都體現了中國當代拓片題拓作品的新水準。
甲骨文書法精品展
從中國文字博物館現有館藏作品中精選當代甲骨文書法名家、歷屆書法賽事獲獎作者中選取具有代表性的精品力作37幅,同時特邀當代20位著名古文字專家、知名書法家專門為本次展覽進行創作。
此次甲骨文書法精品展與以往的書法展覽相比,在常規展覽的基礎上引入了線上全景VR技術,將“展廳”搬到線上,打破時間和空間的局限,讓觀眾足不出戶隨時隨地打開手機零距離就能身臨其境鑒賞到展覽作品,從而面向社會公眾提供安全便捷的在線服務。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共有5個基本展廳,系統展示了夏代歷史、二里頭遺址考古成果、夏文化探索歷程、夏商周斷代工程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據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官網顯示,截至2020年4月,博物館內共有館藏文物2089件,主要為青銅器、陶器、玉器、綠松石器、骨角牙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