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在信陽市新縣城南的英雄山上,“紅旗飄飄”主題雕塑巍然矗立,正如它所象徵的革命精神,在老區大地賡續相傳、生生不息。沿著石階拾級而下,便是改造提升後的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
“紅旗飄飄”主題雕塑 供圖 新縣縣委宣傳部
“黨的二十大召開後,我們著力提升陳展水準,豐富陳展內容,構建了‘基本陳列+臨展+線上微展’立體展陳體系。”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館長楊裕盛介紹説。
陳展內容的不斷充實,離不開革命文物的廣泛徵集。近日,在郭家河鄉葉成煥故居前,葉成煥烈士的繼子葉志立向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捐贈了父親使用過的木箱、木升等革命文物。而這僅僅是該館加強革命文物徵集保護研究工作的縮影。
基本陳列《大別山·紅旗不倒》主題墻 供圖 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
近年來,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面向社會各界廣泛徵集文物,組織開展“口述歷史”搶救和採集工程,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背後的故事,實現讓革命文物“活”起來。
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邀請紅軍後代、革命烈士家屬、道德模範等,生動講述黨史、國史和大別山精神,讓紅色基因薪火相傳。同時,該館不斷深化紅色研學,用活“紅色故事小講堂”,精心編排《我們的紅土地》《桂花飄香》《紅薯地裏埋銀元》等紅色情景劇,招募培養600余名“小小講解員”為遊客義務講解。
“小小講解員”為遊客講述紅色故事 攝影 岳新成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加大革命文物保護力度,深入挖掘大別山精神內涵,堅定不移地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楊裕盛表示。(文 聶建武 王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