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譜寫新時代新征程“兩個更好”新篇章(一起學報告之書記市長一席談)——訪全國人大代表、信陽市人民政府市長陳志偉
“李克強總理代表國務院作的政府工作報告,突出黨的領導根本保證,貫徹穩中求進工作基調,彰顯了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3月7日,全國人大代表、信陽市市長陳志偉表示,信陽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錨定“兩個確保”,深入實施“十大戰略”,深入推進“1335”工作佈局,為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貢獻力量。
提檔升級推進産業綠色崛起。聚焦“1+1”産業佈局,抓存量、擴增量。堅持鏈主引領、聚鏈成群強産業。依託行業龍頭,打造綠色大家居、新能源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綠色食品、時尚紡織、生物醫藥等産業集群。注重招大引強、擴大增量強基礎。每年力爭引進超100億元、50億元項目各1個,各縣(市、區)引進1個超10億元、確保有10個億元以上産業項目。全年簽約主導産業項目320個以上、開工290個以上,總投資超過1300億元。深化開發區“三化三制”改革,每個開發區儲備標準地1000畝以上、標準化廠房10萬平方米以上。突出抓好豫東南高新區建設,確保全年完成投資超100億元、落地産業項目10家以上。
提級擴能推進花園城市建造。圍繞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成國際花園城市,提速片區開發,完成浉河景觀帶一期、三期工程,推進未來人居科創城、高鐵CAZ、雷山匠谷建設,讓“一帶三區”出形象、有亮點。持續實施棚戶區改造29個,改造老舊小區100個以上,再打通10條以上斷頭路,穩步提升城市宜居、韌性、智慧水準。重點辦好第31屆信陽茶文化節,通過“一節一會多場景”,助推城市發展和品牌塑造。
提質增效推進鄉村振興扛旗。扛穩糧食安全重任,確保糧食産量穩定在110億斤以上。落實“四個不摘”,健全動態監測和精準幫扶機制,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深化“十百千萬”工程,加快示範區一、二、三産融合,加強特色産業培育,重點抓好垃圾、污水、戶廁整治,探索“投融建運”一體化信陽模式。振興“兩茶一菜”,升級“多彩田園”,創新頭部企業聯農富農模式,促進農民穩定增收。
提速融合推進交旅文創出彩。持續完善“公鐵水空”立體交通網絡,加快淮河航運、高速公路“13445”工程、明港機場二期、“紅色大別”一號旅遊公路等項目進度,全力推動南信合高鐵、京港臺高鐵阜陽至黃岡段開工建設,完成交通項目投資140億元以上。實施“大別地畫”等67個文旅融合項目,打造紅色文化、根親文化、茶文化等特色文化IP,建設國家級旅遊休閒城市。
提標擴面推進品質生活引領。圍繞“一老一小一青壯”,持續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工作,辦好省市民生實事,確保新增城鎮就業8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5萬人,推進義務教育集團化辦學全覆蓋,建設3個省級、6個市級區域醫療中心,穩步提高困難群體保障標準和補助水準。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努力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河南日報記者 胡巨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