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河南五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來源:河南日報  |  2023-03-22 09:21:09

  原標題:2022河南五大考古新發現揭曉(行走河南·讀懂中國 關注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

2022河南五大考古新發現揭曉(行走河南·讀懂中國 關注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

  3月21日,2022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發現在鄭州揭曉,河南偃師二里頭都邑多網格佈局等5個考古項目入選。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馬俊才當選為“2022年度河南考古人物”。

  在由河南省文物局指導,河南省文物考古學會、《華夏考古》雜誌主辦的“2022河南考古新發現論壇”上,10個重要發掘項目的負責人,分別彙報了各自考古發掘項目考古新發現、研究新進展。經過專家評委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偃師二里頭都邑多網格佈局、鄭州商都遺址書院街墓地、安陽殷墟商王陵及周邊遺存、洛陽孟津朱倉北朝墓、開封州橋及附近汴河遺址等5個考古發掘項目最終被評為2022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發現。

  二里頭遺址考古新發現揭示了二里頭都邑為宮城居中、分區而居、區外設墻、居葬合一的多網格式佈局,是二里頭都邑佈局考古中的一項重大突破,説明當時社會結構層次明顯、等級有序,已有成熟發達的規劃思想、統治制度和模式,是二里頭進入王朝國家的最重要標誌。二里頭都邑遺址的新發現,不僅豐富了遺址的內涵,深化了對網格區域的認識,也為先秦時期其他都邑遺址佈局、結構的探索提供了有益參考,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鄭州商都遺址書院街墓地是一處結構清晰、功能完備、具有兆域性質的商代白家莊期高等級貴族墓地。結合先前的三處白家莊期銅器窖藏坑等遺存,該墓地的發掘對研究鄭州商城的興廢、商代王都與小雙橋的關係、夏商城址建制、商文化及“中華文明探源”等均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意義。墓地兆溝的確認將先秦兆溝的歷史提前至中商早期,對於晚商乃至中國歷史上的兆域制度、貴族喪葬體系而言具有明確的開創性。

  安陽殷墟商王陵及周邊遺存考古經過近兩年的工作,取得了顯著成就。確認了殷墟王陵區陵墓的隍壕,基本搞清了商王陵區的分佈範圍,以圍溝外邊界為基準,確定王陵區的範圍為東西560米,南北300米。這些發現必將推動商代陵墓制度乃至於商文化、商史的研究,也為殷墟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提供了新的重要資料。王陵區東南方向大面積的空白區、王陵區西側的巨型沙坑、侯家莊南地寬達百米的沙土帶,殷墟遺址洹河北岸地區幹道的路溝等發現,不僅改變了對殷墟遺址景觀的認識,也為今後的工作提供了重要方向。

  洛陽孟津朱倉北朝墓地發現的三座北朝墓墓葬形制、隨葬品及葬具特徵反映了孝文帝遷洛以後漢文化的強烈影響以及鮮卑本民族的自身特徵,為研究北朝時期的民族大融合提供了重要的圖像和實物資料。

  開封州橋是大運河遺産的典型代表,也是北宋東京城禦街上的重要交通點。州橋及附近汴河遺址的發掘對研究北宋東京城的城市佈局具有重大意義,為探討北宋時期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禮儀等提供了重要材料。考古發掘首次完整揭露出了唐宋至清代開封城內的汴河形態,還原了大運河及東京城繁榮的宏大歷史場景,填補了中國大運河東京城段遺産的空白。

  本次論壇還新增了年度河南考古人物評選。當選為“2022年度河南考古人物”的馬俊才,主持發掘的南陽黃山遺址在2022年分別入選2021年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六項新發現和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作為資深考古人,他參與的考古發掘項目先後五獲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魏興濤介紹,從2022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發現參評項目文化內涵來看,涉及文明起源、夏文化、商周文化、黃河文化、大運河文化、都城與城市考古及民族融合與文化交流等多個領域,對中華文明探源探究,講好黃河文化、大運河文化故事,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延續歷史文脈,增強文化自信,以及凝聚民族精神力量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河南日報記者 張體義 溫小娟)

編輯:鄧高靖
2024“打卡中國·讀懂中國式現代化——你好,河南!”網絡國際傳播活動_fororder_移動端banner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