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河南最大限度保障夏糧搶收(豫見好豐景——開局之年探“三夏”)
5月底,本是河南省豫南小麥大規模機收時期,卻因一場大範圍持續陰雨天氣打亂了節奏。此輪陰雨天氣對河南省小麥有什麼影響?專家有何建議?相關部門做了哪些應急預案?記者進行了採訪。
連陰雨對小麥有何影響
小滿過後,麥粒漸熟,人稱“郭小麥”的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顧問、河南農業大學教授郭天財一天沒閒著,一直在河南省各地“把麥問診”。
“在這場雨到來之前,我對河南小麥的判斷有‘三好’,即播種基礎整體好、苗情長勢持續向好、一噴三防效果好。”郭天財説,小麥三月怕霜、四月怕風、五月怕雨,五月底下雨最容易形成“爛場雨”。
在郭天財看來,此輪陰雨天氣影響了豫南小麥機收進度,對於豫北、豫中等地沒有成熟的小麥會導致籽粒灌漿不充分,影響粒重、産量和商品品質。
“歷史上1956年、1987年、2009年、2013年、2016年、2018年都是穗發芽比較嚴重的年份,今年豫南個別地塊確實出現了穗發芽現象,應引起高度重視。”郭天財表示,雨停之後,黃河以南小麥成熟期會相對集中,這就增加了農機調度和小麥收穫的困難。
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這次陰雨天氣過程,導致一些地方麥田積水,小麥點片倒伏、發黴,河南省部分地區出現籽粒萌動和穗發芽現象,是近10多年來最為嚴重的“爛場雨”天氣。
如何科學防範應對
麥熟一晌,龍口奪糧。小麥收穫窗口期很短,如何最大限度降低此輪連陰雨對小麥造成的損失,郭天財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降雨大的地方,特別是地勢低窪、有積水的地方要及時排水降漬,為天晴之後機械搶收創造條件、爭取時間。”郭天財表示,天氣晴好以後要加強農機調度,組織好搶收,特別是豫南地區地勢低窪和有積水的地方,要使用履帶式收割機搶收,把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老百姓目前不願意收麥的原因之一在於地頭濕糧價格太低。郭天財建議,要充分利用現有的烘乾設備烘乾小麥,加大財政補貼力度,同時通過在地頭鋪設防水布、利用公共場所對小麥進行晾曬。
河南是繁種大省、用種大省和種子外調大省,小麥制種面積430萬畝,佔全國38%以上。郭天財特別提到,要重視種子繁育田的排查,優先保證種子田的搶收和烘乾,保證下一季用種安全。
相關部門做了哪些努力
面對陰雨天氣造成的不利影響,河南省上下積極應對,從5月23日開始組織豫南成熟地區抓緊搶收,雨前共搶收小麥178萬畝,成熟小麥基本搶收完畢,本輪降雨至今又組織搶收208.3萬畝,累計共收穫386.3萬畝,佔河南省小麥種植面積的4.52%。
南陽組織724台履帶式收割機和496台烘乾機迎戰小麥搶收。駐馬店預置大中小型排水設備9.2萬餘臺,對發生內澇的農田組織搶險隊伍開展排水作業,成立52個應急機收作業隊,配備小麥收割機3.4萬台,其中履帶式收割機1.4萬台,努力保障夏糧搶收。
最大化地協調調度、用好跨省協作機制、發揮專業合作社作用、做好糧食收購服務、設備烘乾和晾曬兩手抓、管理好400多萬畝種子田……5月29日,河南省推出了十項應急搶收、烘乾晾曬措施,最大限度保障夏糧搶收。
“對低窪積水地塊,我們正組織人力和機械,及時疏通排水溝渠,為農機儘早進地搶收創造條件。調集17萬台輪式收割機和3萬多臺履帶式收割機,加快雨後小麥搶收進度。發揮中儲糧及糧食系統、供銷系統烘乾設備大、能力強的優勢,加大濕糧收購力度,及時開展烘乾、倉儲,對糧食烘乾給予財政補貼。充分利用文化廣場、學校操場、空置廠房、各類場所的房前屋後、平整房頂等開展晾曬,指導農民在田間地頭鋪設防水布進行晾曬,盡可能挖掘晾曬空間。”河南省委農辦主任,河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孫巍峰表示,河南省上下正在最大限度保障夏糧搶收,預計6月1日基本具備農機下地作業條件,6月2日黃河以南進入集中收穫期,6月4日至7日可形成收穫高峰,預計6月15日前後麥收基本結束。(河南日報記者 劉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