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綠樹成蔭、綠水如璧,是村子最大的財富。僅2023年上半年,我們園林山莊的營業額就突破100萬元。以前28個房間閒置一大半,現在每到週末都是爆滿,客流量翻了兩番。”6月25日,南陽市西峽縣回車鎮垱子嶺村村民鄭傑説。園林山莊的爆火是垱子嶺村人居環境治理成果最集中的體現。
2022年6月9日,西峽縣因在促進鄉村産業振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等方面工作成效明顯,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獲得資金4000萬元。垱子嶺村是當時鄉村人居環境治理的先行者,也是受益者。西峽縣在垱子嶺村投入300萬元,以鄉村旅遊為切口,修通了與淅川縣界的旅遊公路,充實完善了污水管網,還修建了一座3A級公廁,服務保障水準得到全面提升。
鄭傑的事例只是西峽群眾樂享生態紅利的縮影。自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以來,西峽聚焦補齊全縣農村基礎設施和農村人居環境短板,謀劃各類項目13個,涉及全縣16個鄉鎮,瞄準集體經濟、産業發展、環境改善、基礎提升等關鍵環節,推動鄉村振興工作再上新臺階。
“對於激勵資金的使用,我們堅持示範打造、引領帶動,一方面推動鄉村振興産業園、鄉村振興三産融合示範産業園建設,優先支持壯大脫貧村集體經濟項目;另一方面加快人居環境改善整治提升,實現‘六治’‘六清’動態清零。”西峽縣委副書記葛建峰説。
有了督查激勵資金的配套支持,西峽累計投入533萬元,建設50畝各式現代化大棚,讓傳統農業“科技感”十足。雙網雙模帶智慧噴淋系統的數字化香菇大棚,帶水分、溫濕度調節的獼猴桃基地,高架牽引、避雨栽培、溫室栽培等全新的種植模式,讓人眼前一亮。通過示範引領,數字化、智慧化産業基地在西峽如雨後春筍迅速普及。
西峽縣在産業發展上投入資金3274.76萬元,對獼猴桃、食用菌、中藥材産業新老基地進行標準化建設和數字化改造,西峽鄉村産業科技創新實力、基地設施水準、種植技術標準、管理工作效率等明顯提升,有力推動了産業提升改造、提質增效。2022年,西峽縣“菌果藥”三大特色産業綜合産值突破260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05元。
據了解,利用此次獎勵資金,西峽縣建設完成了16個鄉鎮的33個集體經濟項目,集體經濟得到進一步拓展;針對全縣低收入家庭戶,對其相關的860萬袋袋料香菇、400余畝獼猴桃、250余畝黃姜等産業進行獎補。
“下一步,我們要依託資源稟賦和現實條件,宜菌則菌、宜果則果、宜藥則藥、宜遊則遊,全力創建一二三産融合發展示範區;在提升鄉村規劃佈局合理度、基礎設施完備度、公共服務便利度、人居環境舒適度、鄉村治理感知度上繼續下功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西峽縣委書記、縣長馬俊表示。(文 王小軍 范亞康 劉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