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濮陽市濮陽縣胡狀鎮中國集村小學閒置的教室內時不時傳出縫紉機運轉時的“噠噠噠”聲,工人們正專心致志地裁剪布料、縫製衣服、修剪線頭、熨燙包裝……
為了壯大村集體經濟,中國集村以場地入股的方式與公司合作,建起了服裝加工廠。該工廠主要承接服裝代加工業務,年産值達50萬元,使村集體年增收5萬餘元。如今,企業已吸納30多名群眾就業,其中大部分是留守婦女,還有兩名殘疾人。
村民變身車間女工
“現在我們以服裝代加工為主營業務,平均每月有三萬套左右的訂單量。下一步,我們計劃進一步擴大生産規模,讓更多鄉親有就業機會。”中國集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徐永軍表示,該村將搶抓發展機遇,通過建設場地、引進企業等,不斷探索産業發展新模式,實現村民、村集體、企業等多方共贏,突破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瓶頸,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近年來,胡狀鎮強化黨建引領,以集體增收、農民增富的“雙增”為目標,因村施策,通過盤活資産、入股分紅、項目帶動等方式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走出了一條符合實際情況的優質發展路線。(文/圖 潘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