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週口市人民政府與河南省機場集團有限公司8月25日在週口簽署週口機場一體化運營管理合作協議,雙方將組建合資公司,加快推進機場開工建設,打造專業團隊,促進機場規範化、專業化管理,帶動週口臨空經濟、全省民航事業發展。消息傳來,引起各方關注。曾記否,以鄭州為中心,河南用鐵軌畫成了全國首個“米”字形鐵路網,因此,鄭州被譽為全國鐵路的“心臟”。未來,集“空鐵公水”四位一體立體化交通樞紐的週口,會成為下一個河南交通樞紐新貴嗎?
大河網訊(記者 祝傳鵬)作為河南省僅有的幾個港口城市之一,週口港被列入全國36個內河主要港口,境內6條高速穿境而過,漯阜鐵路連貫東西,鄭合高鐵直達滬杭,平漯周高鐵即將開工,隨著週口民用機場一體化運營管理合作協議的簽訂,週口“公鐵水空”四位一體大交通格局最後一塊短板即將補齊,四通八達的交通,會給週口帶來什麼樣的影響?週口民用機場被納入全省“一幹多支”民航機場一體化運營管理大格局有什麼好處?
消息|週口民用機場獲批復立項 填補豫東地區民用機場空白
週口機場一體化運營管理合作協議的簽署,是繼安陽紅旗渠機場、在建平頂山機場納入一體化運營後,河南機場集團的又一大動作,標誌著全省機場一體化運營管理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據悉,新建週口民用機場是全國民用運輸機場佈局規劃和“十三五”“十四五”時期民航行業重點建設項目,目前場址已選定,預可研已通過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復立項。
新建週口民用機場為支線機場,場址位於週口市淮陽區劉振屯鄉,飛行區等級4C,本期建設按照年旅客吞吐量100萬人次、貨郵3500噸、建設一條2800米跑道、14個C類機位、一座1.2萬平方米航站樓,建成投用後將滿足週口、漯河、商丘、駐馬店等地市和省外亳州、阜陽等地區的航空出行需求,有效填補豫東地區民用機場空白,著力構建週口“公鐵水空”立體化交通樞紐,助力河南加快建設“空中絲綢之路”,對推動河南全方位高水準開放、建設現代化河南具有重要意義。
其實,發展航空經濟並不是週口第一次吃“螃蟹”。2013年,週口第一次抓住國家低空開放的歷史機遇,正式啟動西華通用機場項目,經過7年建設,2019年10月29日,週口西華通用航空機場正式投入使用,2020年正式開展飛行培訓。統計數據顯示,已建成通航的西華機場,累計實現收入近3億元。
據週口市發改委相關部門披露,“十四五”期間,週口市將主動對接省委“十大戰略”,努力補齊航空運輸短板,佈局建設鹿邑、鄲城、沈丘、太康等4個通用機場,以及淮陽劉振屯民用運輸機場,全力打造“公鐵水空”多式聯運樞紐城市,助力航空經濟“展翅高飛”。週口發展航空經濟,未來可期。
格局|週口迎來“公鐵水空”四位一體交通樞紐
8月25日,在週口市人民政府與河南省機場集團有限公司簽署週口機場一體化運營管理合作協議的當日,週口港至南京港集裝箱航線開通。現場,兩大港口除貿易對接外,還達成了更深層次的戰略合作——週口港將迎來一支遠道而來支援的團隊,“嫁接”先進管理經驗。
週口因水而生,因港而興,內河航運是週口最大的特色資源,歷史上曾有“萬家燈火侔江浦,千帆雲集似漢皋”的輝煌。今天的週口正搶抓國家建設“一帶一路”重大戰略機遇,變邊緣思維為前沿意識,發揮沙潁河通江達海的獨特優勢,建港口、興物流、聚産業、強服務、優生態、造港城。
週口市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09年沙潁河常年通航以來,週口市致力發展內河航運,2013年在全省率先成立以內河港口為依託、區港共建的週口港口物流産業集聚區;2017年,圍繞打造“滿城文化半城水,內聯外通達江海”中原港城,聚焦臨港經濟發展,不斷推動週口由“黃土經濟”向“藍水經濟”轉型;2022年,週口搶抓全省開發區改革機遇,整合週口港口物流産業集聚區、週口經濟開發區成立週口臨港開發區,明確了內河航運、臨港産業、生態城市“三位一體”融合發展的臨港經濟新模式。目前,週口已成為河南對接“海上絲綢之路”的新起點、融入長三角的橋頭堡和豫東南對外開放的新樞紐。
除了水運通江達海,6條高速從週口穿境而過,陽新、蘭沈高速加快建設,漯阜鐵路連貫東西,鄭合高鐵直達滬杭,平漯周高鐵即將開工,剛剛簽約待建的週口民用機場,也將為週口多式聯運體系補上最後一塊“空中短板”,週口“公鐵水空”四位一體大交通格局呼之欲出。
佈局|全省機場一盤棋
事實上,自全國推進主要機場屬地化管理以來,各省由省機場集團統管運營全省機場模式成為主流,河南也在加快一體化步伐。週口民用機場一體化運營管理合作協議的簽署,不僅對週口地區發展利好,對我省民航産業一盤棋佈局也具有重大意義。
河南省航空業協會專家委員會秘書長喬善勳表示,目前河南省機場集團統管的機場只有鄭州機場和安陽紅旗渠機場,“機場集團”不可能只管理兩座機場。同時,省內的洛陽機場、南陽機場、信陽機場“各自為戰”,難以形成合力,“接管”省內民航運輸機場是其作為省內唯一國有機場集團的天然使命。
另一方面,從支線機場運營角度來看,其經營比幹線樞紐機場更具挑戰性。同時,未來河南省有多個機場呼之欲出,“航空業屬於強監管行業,機場運營管理需要大量專業人士,未來新建的支線機場也都有託管需求”。喬善勳表示,從更好、更有效率地激活支線機場的運營,從河南省航空業長遠健康發展角度來看,需要從“全省一盤棋”的高度和緯度對全省機場進行一體化運營。
跳出來看,區域甚至跨區域機場一體化運營管理,是國內和國際上都在推進的事項。
公開信息顯示,雲南、甘肅、浙江、山東、江蘇等地以省會機場為核心,已完成或基本完成省內民用運輸機場整合。
目前,河南省機場集團安陽紅旗渠機場已完成行業驗收、校飛試飛等工作,商丘、信陽、三門峽等機場一體化管理工作正在有序推進。根據規劃,到2035年,全省通用機場及兼具通用航空服務功能的運輸機場總數將達到55個左右,通用航空服務覆蓋所有縣級行政單元,形成“一主五副六群”通用機場體系、1小時省內低空飛行網絡和15分鐘航空應急救援網絡,通用航空基礎設施綜合服務保障能力顯著提升,有力支撐全省通用航空高品質發展。
建議|找準航空運輸定位 塑造樞紐經濟新優勢
數據顯示,2019年,河南民航旅客吞吐量達3258萬人次。其中,鄭州機場佔89%(2913萬人次),洛陽機場佔4.7%(154萬人次),南陽機場佔3.6%(118萬人次),信陽機場佔2.2%(73萬人次)。
“發展目標、保障對象的差異,決定了它與當地經濟發展的結合度有待提升,運營上可能存在一些需求錯位或偏差。”喬善勳説,這些機場的吞吐量和當地每年的旅遊人數、GDP等之間不匹配,但也意味著較大的增量空間。他建議,週口市在大力發展航空運輸業的同時,一定要根據稟賦找準自己的定位和方向,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生態文明研究所副研究員彭俊傑看來,週口市政府與省機場集團週口機場一體化運營管理合作協議的簽約生效,意味著週口機場在省機場集團的引領帶動下正式進入“市場化、專業化、系統化”運營管理新階段。加快推進週口民用機場建設,使週口這個擁有公路、鐵路、港口的農業大市具備中部出海口重要功能,賦予國內國際雙循環連結能力,擁有了通向世界的機會,有利於週口這個國家重要的大型商品糧和畜牧業生産基地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準對外開放。
彭俊傑認為,進入新階段,週口必須把握新機遇,應對新挑戰,適應新要求,強化前沿意識,乘“機”而上,借“梯”登高,充分發揮“公鐵水空”交通優勢,積極融入全省“1+3+4+N”綜合交通樞紐體系和全國發展戰略佈局,加強航空、鐵路、內河水運主導型綜合交通樞紐場站和物流樞紐建設,加快發展航空、路域、港口、高鐵等樞紐偏好型産業集群,加快推進與中原城市群、長三角、長江中游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的要素連結、市場連結、産能連結、規則連結,持續塑造樞紐經濟新優勢,奮力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週口實踐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