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在位於河南省濮陽市范縣王樓鎮東張村的范縣殘疾人電商直播示範基地,貨架上的商品琳琅滿目,顏村鋪鄉的手工空心掛麵、龍王莊鎮的陽光玫瑰葡萄、城關鎮的魯麗早熟蘋果、白衣閣鄉的陳家老醋等土特産應有盡有。網紅主播忙著直播帶貨,一箱箱優質産品從這裡飛向全國各地,走進千家萬戶。
農産品種得好,最受益的還是種植戶。採用種植新技術,龍王莊鎮義和莊村的葡萄種植戶毛寬山種出的陽光玫瑰葡萄晶瑩剔透、香氣沁人。“我們的葡萄在電商平臺上很受歡迎。從下單、採摘到發貨、收貨,最快只要三四個小時,最近3天就賣出了500多斤。”毛寬山興奮地説。
作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近年來,范縣聚焦打造城鄉三級高效智慧化配送網絡,不斷完善“村級服務站+快遞進村+農産品上行”雙向配送物流體系,建成佔地面積8000平方米的集倉儲、運輸、分撥、配送、信息等功能于一體的共享智慧倉配中心,配備具有統一標識的快遞收發廂式貨車19輛,實現全縣12個鄉鎮574個行政村服務全覆蓋。該縣還定期舉辦“互聯網+電商”培訓、“互聯網+人才大數據”發展論壇等,培育慶豐農業等電商龍頭企業10余家,縣域內現有規模網店1500個、電商從業人員3500人,助推該縣大米、蓮藕、甜瓜、紅薯、葡萄、掛麵、老醋等土特産實現網上銷售,為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強大支撐。
當流量成為“新農資”,直播就成了“新農事”。在河南省水利廳駐東張村“第一書記”李紅斌的積極對接下,范縣殘疾人電商直播示範基地落戶東張村。“零散的初級農産品辨識度低、競爭力小。只有做好品牌、做出口碑,才能形成良性循環,打造出爆款産品。”李紅斌表示,范縣殘疾人電商直播示範基地成立4個月,已直接帶動30余名殘疾人就業,累計銷售各類農産品超10萬公斤。
濮陽市第三屆“最美退役軍人”獲得者、“兵支書”網絡直播間創辦人、楊集鄉東吳橋村黨支部書記吳相超退伍不褪色,積極融入電商平臺、直播網紅的大潮,帶動周邊大米、鵝蛋、粉皮等農産品熱銷,打造了“范縣東梁湖傳統手工大米”品牌,進一步提高了“范縣大米”的知名度。
在身邊“網絡紅人”的帶動下,范縣越來越多的農民把手機作為新農具,開始了自産、自播、自銷的電商創業之路。
范縣縣委書記王小鵬表示:“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不僅是推動特色農産品優化結構、規模化發展的新舉措,更是培育特色品牌、拓展産品附加值的新動力。借助於網絡,打通了農産品銷售及直面消費者的‘綠色通道’,使得農産品‘前端’與消費者‘末端’快速對接,催生出産銷無縫對接新模式,將助推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夢更快實現。”(文 李紅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