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當前正是秋忙季節,新鄉市封丘縣人民法院基層人民法庭牢固樹立司法為民宗旨意識,堅持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紛紛帶案下鄉,深入田間地頭、群眾家門口巡迴辦案,方便群眾訴訟和開展農業生産。
近日,該院城關法庭將一起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的庭審現場搬到了城關鄉一村委會。在村委會簡單佈置完巡迴審判法庭後,法官姚新丹就開始了案件審理。審理過程中,姚新丹耐心釋法明理,促使原被告自願達成調解協議。案件審理結束後,當事人對法院幹警到家門口開庭的便民舉措以及案件的處理結果表示非常滿意。
封丘縣人民法院馮村法庭發揮基層法庭“橋頭堡”作用,將司法服務向前拓展延伸,加大巡迴審判力度,在方便群眾訴訟的同時,現場以案釋法,達到“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考慮到一起土地承包經營權合同糾紛當事人秋忙時節需要管理其家庭農場,馮村法庭庭長張輝以巡迴審判的方式對該案進行了審理,並現場勘驗雙方爭議的土地現狀。庭審結束後,當事人和旁聽群眾表示,今後只有增強法治意識、學法守法用法,才能更好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馬庭長,通過今天的庭審和你的釋法,我們認識到自己收了原告的土地承包定金,但是沒有把土地承包給原告的行為是不對的,願意彌補對方的損失。”近期,封丘縣人民法院荊隆宮法庭到黃河灘區巡迴審判了一起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案件後,被告人對荊隆宮法庭庭長馬洪光誠懇地説道。
封丘縣人民法院以主題教育為牽引,不斷將教育成果融入到中心工作中來,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不斷完善便民利民訴訟舉措。巡迴審判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極大地為當事人提供了便利,方便群眾訴訟,降低群眾的訴訟成本。從秋收開始到目前,該院基層人民法庭開展巡迴審判20余場,用實際行動貫徹“民呼我為,接訴即辦”,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優質司法服務的“溫度”。(文 郭文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