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海馬EX00(智行盒子)首批試製車在鄭州經開區海馬汽車第三智慧工廠成功下線。河南日報記者 聶冬晗 攝
僅僅8個月時間,從協議簽署到試製車下線,河南省新能源自主出行品牌——智行盒子不斷跑出“加速度”、結出“新果實”。
11月15日,海馬EX00(智行盒子)首批試製車在鄭州經開區海馬汽車第三智慧工廠下線,標誌著“河南造”新能源汽車再添生力軍。
據介紹,為培育河南新能源自主出行品牌,今年3月份,河南省汽車産業投資集團旗下河南省中豫新能源汽車産業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河南省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發展有限公司、海馬汽車有限公司與北京盒子智行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簽訂協議,在鄭州經開區落地智行盒子生産製造項目。該項目總投資50億元,開闢“B端用車+運營”行業新賽道。
將總部從北京遷至鄭州,盒子智行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張署光稱自己為“新河南人”。
“智行盒子要做的是打通B端出行全鏈路全場景,建立B端出行新業態。”張署光説,“海馬EX00(智行盒子)首批試製車成功下線,意味著智行盒子深度定制車産品驗證和工業化調試已趨於成熟,開啟了量産準備階段。”
作為公共出行領域全球首家集人工智能物聯網和大數據于一體的數字化創新科技公司,盒子智行科技開創“新能源汽車+智慧移動空間運營”全新服務模式,致力於做城市智慧出行服務商、打造B端智慧出行新業態。
“國家確定北京、深圳、重慶、成都、鄭州等15個城市為全國第一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新的東風已然來到。”張署光深有感觸地説,“我們有信心與合作夥伴精誠團結,共同深耕細分賽道,打通智慧網聯和大數據的産業鏈條,打造未來出行服務新生態和平臺經濟新業態,力爭5年內産銷整車50萬—80萬台,助力河南新能源汽車産業集群發展。”
新能源汽車産業集群是河南省重點打造的七大萬億級製造集群之一,新能源及智慧網聯汽車産業鏈也是河南省重點培育的28條産業鏈之一。目前,河南省有規模以上汽車及零部件企業600余家,形成了從原材料到核心零部件,再到整車、配套設備、物聯網的智慧網聯汽車産業鏈。其中,鄭州整車産能超過200萬輛、汽車産量佔全省的80%以上,隨著新一批整車項目的接續落地,鄭州正在加快打造全國最大新能源汽車生産基地。
“今年前10個月,鄭州實現整車産量57.6萬輛,同比增長65.4%;新能源車産量19.2萬輛,同比增長256.6%。”鄭州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海馬EX00(智行盒子)首批試製車順利下線,標誌著“河南盒子”整車研發由數據、圖紙變成實物,有助於進一步優化河南省新能源汽車産業佈局,進一步提升鄭州市汽車産業的整體發展水準和核心競爭力。
未來,始於河南的智行盒子將給人們帶來更美好的出行體驗。(記者 王延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