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諺語裏的老家河南】年味從一碗臘八粥開始
來源:河南日報  |  2024-01-18 09:31:02

  原標題:年味從一碗臘八粥開始(行走河南·讀懂中國 諺語裏的老家河南)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1月17日,漯河市源匯區第三實驗幼兒園,教師在教小朋友辨識熬製臘八粥所需的食材,了解臘八習俗,感受傳統民俗文化。河南日報記者 王錚 攝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一歲之末為“臘”,臘八是春節的序幕。

  1月18日(農曆臘月初八),是中國傳統節日——臘八節。

  時序至臘,又逢臘八。嵩山腳下,千年古剎少林寺氤氳著濃濃粥香。

  臘八施粥是嵩山少林寺的傳統。1月17日下午5時許,少林藥局門口佈置起施粥點;少林寺齋堂後廚忙活起來,蒸煮食材,為臘八施粥活動做精心準備。

  “一週前就開始準備食材了,有的食材需要提前浸泡一整天。”少林寺齋堂管理人員李兵一邊把浸泡好的食材一一擺在案板上,一邊向記者介紹,“這個臘八節,我們備了2000碗臘八粥的食材。”

  臘八節的起源可追溯至古代的“臘祭”,在秦漢時期逐漸成為一個在年終祭祀祖先、祈求豐收吉祥的節日,即“臘日”。佛教傳入中國後,“臘日”的時間逐漸固定到農曆臘月初八。在這一天,煮臘八粥是影響最大、流傳至今的習俗。

  “少林寺的臘八粥跟其他地方的粥可大不一樣!”李兵笑著説。

  有啥不一樣呢?站在一旁的少林藥局負責人釋延無師父娓娓道來:少林寺的臘八粥又叫“少林五行八寶粥”,是少林藥局師父們參照禪醫古例,以黃豆、紅豆、黑豆、綠豆、蕓豆5種顏色的“五行豆”為主料,配以糯米、紫米、薏米、桂圓等20余種食材為輔料以及少林藥局秘方藥汁,熬製3個多小時而成,具有養胃暖身、驅寒健脾的功效。

  “我們廣施的不僅是一碗粥,更是送祝福、送健康,弘揚民族傳統文化。”釋延無説。

  雪後的少林寺,別有一番景致。杭州人周麗琴3天前來到少林寺,做施粥活動的義工,“年味從一碗臘八粥開始,很高興能參與少林寺的臘八施粥,祈福新的一年健康喜樂。”

  看到少林藥局門前懸挂的施粥條幅,自駕遊河南的吉林人鄒娟華一家三口決定第二天喝了少林寺的臘八粥再離開登封。“我們要喝的不僅是一碗粥,更是一種寓意和寄託,盼望新的一年萬事‘粥’全、吉祥如意。”鄒娟華説。

  一碗臘八粥的背後,蘊含著多重情感與文化內涵。

  少林寺齋堂後廚熱氣騰騰,三口直徑1米的大鍋同時熬製,粥香四溢。臘八節當天,少林寺下院、海外少林文化中心也會舉辦臘八施粥活動。

  1月17日晚,位於鄭州市管城回族區城東路與航海路附近的百姓家愛心粥屋裏也是一片忙碌。

  一口深1米多、直徑1米的大鋼鍋裏,十幾種雜糧乾果在慢火中燉成黏稠的粥,熱氣升騰。

  “我們設置了11個熬粥點,要馬不停蹄熬製2萬碗粥,趕在臘八早上送給環衛工、社區老人、保安等,讓更多人喝上熱乎的臘八粥。”百姓家愛心粥屋負責人王瑞瑞説,“過了臘八就是年,喝臘八粥喜迎新春,願更多人幸福安康、平安吉祥。”(記者 王延輝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浩)

編輯:仝瑞勤
2024“打卡中國·讀懂中國式現代化——你好,河南!”網絡國際傳播活動_fororder_移動端banner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