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甲辰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各項籌備工作基本就緒 回“老家河南” 赴“心靈之約”
春風沐河南,又逢拜祖時。猶如與春天的“約定”,老家河南、黃帝故里即將迎來一年一度的“拜祖時間”。
3月30日,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組委會在北京舉行新聞發佈會,向海內外中華兒女鄭重宣佈:甲辰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將於4月11日(農曆三月初三)在黃帝故里——中國河南·鄭州新鄭莊重舉行,網上拜祖和境外拜祖同期舉辦。目前,各項籌備工作已基本就緒。
“世之所高,莫若黃帝。”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是“最早中國”的締造者、中華文明的奠基者。黃帝文化是中華文明的主根主脈、中華兒女自強不息的精神源泉。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週年,也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5週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的重要載體。辦好拜祖大典,對於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據介紹,甲辰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政協河南省委員會、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聯合主辦,鄭州市人民政府、政協鄭州市委員會承辦,新鄭市人民政府協辦。大典主題為“同根同祖同源 和平和睦和諧”,典禮儀程為國務院公佈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認定的九項儀程。
“三月三,拜軒轅”,肇始春秋,綿延至今。“黃帝故里拜祖大典連年成功舉辦,以其完備的禮儀規制、莊嚴的恭拜氛圍、厚重的文化內涵、同頻的全球‘同拜’、廣泛的傳播影響、週密的組織安排,已成為華人世界具有影響力和標誌性的重要文化名片,匯聚起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致力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磅薄力量。”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英如是表示。
“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弘揚,緊扣時代脈搏,努力把拜祖大典打造成為凝聚全球華人文化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彰顯文化自信的盛世大典,為全球華人奉獻一屆更出彩、更精彩的拜祖盛會。”新聞發佈會上,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組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主要安排和亮點。
大典將繼續同期舉辦網上拜祖和境外拜祖,線上與線下結合、現場拜祖與境外“同拜”互動;大典現場規模約5000人,邀請嘉賓充分體現廣泛性和代表性;典禮更加莊重肅穆,充分展示新時代黃帝文化特色、黃河文化內涵和中原文化特質;規劃提升後的黃帝故里園區將以新的面貌呈現,特別是園區內連廊浮雕已經完工,精心雕刻的26幅浮雕全面展現了黃帝一統華夏、肇造文明的輝煌歷程;網上拜祖平臺進一步優化,以黃帝文化與龍元素的結合為設計主線,結合AI、VR、AR等新技術,讓無論身處何地的全球華人,都能參與到拜祖大典的活動中來,沉浸式體驗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
拜祖大典,不止于“典”。經過連年成功舉辦,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已成為河南省深入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的重要支撐和“行走河南·讀懂中國”的重要品牌,已形成了“文貿銜接、政經協同,以文促經、互動雙贏”的良好局面。
今年拜祖大典按照“一典、一會、一壇、一週”模式舉辦大典及大典期間的相關活動。“一典”就是黃帝故里拜祖大典;“一會”是全球豫商大會;“一壇”是黃帝文化論壇;“一週”是“黃帝文化活動周”,主要包括“軒轅情·中國夢”全國中國畫書法篆刻作品展、主流媒體黃帝故里文化行、“梅花獎”藝術名家拜祖大典戲劇晚會和首屆鄭州岐黃·中醫藥發展大會等4項活動,持續豐富和拓展拜祖大典的內涵和外延。
拜祖軒轅,共襄偉業。近年來,河南省及鄭州市充分發揮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的文化功能、經貿功能,著力建設“華夏曆史文明傳承創新基地中的全國重地”,不斷擦亮“天地之中、華夏之源、功夫鄭州”的城市品牌,竭力打造和守護好黃帝故里這一“全球華人的拜祖聖地、中華兒女的心靈故鄉”,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凝聚強大合力。
“老家”準備就緒,靜待親人歸鄉。農曆三月初三,相約黃帝故里,恭拜軒轅,追念祖德,砥礪前行。(記者 王延輝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