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南盛宏豐化工有限公司出口的112.5噸甲醇鈉甲醇溶液,經開封海關單證審核通過後實現“秒”放行。這標誌著海關總署開展的出口危險品檢驗模式改革試點在河南正式落地。
此次改革最大的亮點在於對出口危險品實施“批次檢驗”。4月3日,鄭州海關有關負責人介紹,該模式下,海關在保持對出口危險品實施“批批檢驗”原則不變的基礎上,選擇優質出口企業作為試點,將檢驗方式優化調整為“批次檢驗”,即同一檢驗批內,企業首次申報出口時實施現場檢驗和危險特性檢測鑒定,經檢驗合格的,後續批次採取“審核相關單證+抽查驗證”等方式檢驗。
這樣的檢驗方式有何利好?河南盛宏豐化工有限公司負責人感受明顯:“以前出口訂單多時,查驗需要一定時間,貨物留在倉庫中,既增加倉儲成本,又會産生安全隱患。新模式極大縮短了申請檢驗的週期,申報、放行、出證半天內就能完成,提高了發貨效率、降低了綜合成本,極大提升了公司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
據了解,出口危險品“批次檢驗”試點改革是貫徹落實海關總署智慧海關建設和“智關強國”行動部署要求的一項重要舉措,通過對檢驗對象的監管模式進行科學優化,進一步強化監管能力,實現科學、高效、嚴密、安全監管。(記者 孫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