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製作 萬慶麗
春到信陽,吹綠了淮河兩岸秀山碧水,喚醒了大別山上“姹紫嫣紅”。4月11日,在位於河南省最東南的信陽市固始縣陳淋子鎮紅花村,高山油茶茁壯生長,野生映山紅悄然綻放,花海竹林,灰瓦白墻,頗具“江南”風情,吸引不少新媒體達人前往探訪高山油茶發展故事,感受美麗鄉村風土人情。
野生映山紅
紅花村是一個山區村,它一面靠山兩面環水,因春季富金山上開滿映山紅而取名“紅花村”。它的名字浪漫多情,卻曾經是固始縣重點貧困村。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近年來,在河南省自然資源廳對口幫扶下,紅花村充分結合9200多畝山林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油茶産業,將油茶産業作為主導産業和富民産業。
油茶基地
“紅花村從2016年開始種植油茶,目前已種植4000余畝,每畝增收1500多元,帶動農戶220多戶。”陳淋子鎮宣傳委員、副鎮長謝曉麗介紹説,經企業、村、鎮不斷努力,紅花村註冊成立的固始鄉村油茶種植合作社被評為省級示範合作社,打造的“紅富金”牌山茶油成功在河南省2023年消費幫扶“土特産”産銷對接大會和信陽市全國油茶展銷會上參展,獲得了諸多好評。2023年12月,紅花村因油茶産業發展成效顯著,被評為省級“一村一品”示範村,進一步提高了油茶的産品附加值。
“紅富金”牌山茶油
紅花村綜治主任、油茶基地負責人李傑表示,今年肯定是個豐收年。“目前油茶已經進入豐産期,産量逐年增加,預計今年産油將達到6000公斤。”李傑説,下一步,紅花村以及陳淋子鎮,將借助上級油茶政策的扶持機會,繼續發展壯大油茶産業,讓家家戶戶種油茶、個個山頭長茶苗,以“小油茶”帶動“大發展”,讓“閒土地”變成“聚寶盆”。
特色産業致富 人居環境變美
春雨綿綿,青草漫漫,紅花村裏阡陌交通、雞犬相聞,仿若世外桃源。
鄉村遊園
迎賓園、産業園、鄉賢園、感恩園、黨建園……沿著村子主幹道一路前進,五個美麗的鄉村遊園依次排開,成了村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王家大院、紅花廣場、鵲橋、七彩田園、石趣園、1號農家小院、知青走廊、思鄉亭,多個網紅景點吸引著遊客前來打卡。
據介紹,紅花村人居環境提升項目投資946萬元,按照蘇州園林風格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園林小鎮。
62歲的村民汪全喜家裏乾淨整潔,門外小遊園更是花團錦簇,80多歲的老母親愜意地遛著彎兒,一派其樂融融景象。“這都得益於政府對我們村的幫扶,環境變好了,人的心情也變美了。我們老有所養,也讓孩子們無後顧之憂,放心工作。”汪全喜樂呵呵地説,希望生活能變得更加美好。
挖掘文化“富礦” 打造文旅基地
紅花村獨特的山水資源賦予了這裡的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豐富的文化資源同樣引人入勝。
知青文化旅遊項目的民宿
紅花村深入挖掘愛國主義文化、紅色文化和得天獨厚的山水文化,在富金山下投資2060萬元建設知青文化旅遊項目,包括遊客服務中心、紅色教育培訓基地、知青文化街、知青博物館、知青生活展示體驗館,致力於打造成鄂豫皖三省享譽盛名的知青文化基地和研學教育基地,讓其成為豫東南旅遊線路上的一顆“明珠”、域內網紅打卡地、回憶知青文化勝地、青年兒童憶苦思甜紅地、老年人休閒療養好地、黨員幹部的教育培訓基地,吸引遊客旅遊、住宿、療養、消費,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
紅花村
圍繞“一山一水,一紅一綠”,紅花村大力發展文化旅遊,培育油茶産業,推動鄉村産業振興,現已成為鄉村振興示範引領村。
紅花村美景“上新”,孫灘村、後衝村、汪嶺村等也組團“出道”,獨特的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呼喚著遊客上春山、不思還。(文/圖 萬慶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