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開的紫雲英 攝影 顧蕭
在信陽市羅山縣子路問津種植合作社的國家綠肥産業技術體系綠肥示範基地裏,2000多畝紫雲英在春風裏競相綻放、搖曳生姿。
“再過10天左右,紫雲英進入盛花期就可以翻犁壓青入田。”子路問津種植合作社負責人陳貴權説。
近年來,在農業專家的指導下,該合作社利用冬閒田種植紫雲英等綠肥,化肥和農藥用量減少了,地力提升了,莊稼長好了,效益也增加了。
“紫雲英水稻葉青籽黃、個高穗大,收購價比市場價格高20%左右,每畝能節肥增效400多元。每畝紫雲英種子收入也近1000元。”陳貴權掰著手指頭,算起了經濟賬。
紫雲英肥田為何有這麼好的效果?國家綠肥産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科院研究員曹衛東拔起一把紫雲英,指著根部的小顆粒説:“這是紫雲英的固氮根瘤,它可以固氮保濕,疏鬆土壤,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結構。”
目前,羅山縣已在竹竿、高店、子路、靈山、鐵鋪等多個鄉鎮建成紫雲英示範基地,輻射帶動全縣利用冬閒田種植綠肥近20萬畝。
羅山縣相關負責人表示,推廣紫雲英肥田綠色循環種植模式,不僅能提高稻米品質,改善生態環境,還能讓農業更綠色、農民收益更高。該縣還以發展“紫雲英+”産業為抓手,聚焦紫雲英大米、紫雲英種子、紫雲英觀光農業等産業,推出“羅山紫雲英”公共品牌。(文 史笑妍 田成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