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長7.931公里、路基寬40米、雙向六車道的新華大道新建工程正在加緊建設,建成後,從縣城通往高鐵南站將會更加便捷。”近日,三門峽市澠池縣新華大道改建工程項目負責人張亮説。
國道241澠池段綠意盎然 攝影 馮琳
新華大道改建項目只是澠池縣路網改造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縣不斷完善頂層設計,加大交通道路投入力度,謀劃重大交通項目,涵蓋省道、縣鄉道等綜合交通樞紐,逐步實現“交通區位優勢”向“經濟樞紐優勢”轉變。該縣先後榮獲省級“萬村通客車提質工程”示範縣等榮譽。
黃河大橋橫貫南北 攝影 馮琳
聚焦高快一體、互聯互通,構建高品質“暢通循環體系”,澠池縣緊跟國、省幹線及農村公路路網規劃佈局調整,全力抓項目、擴投資、穩增長。該縣在建好新華大道的同時,加強地方與高速公路、鐵路樞紐的有效聯通銜接,推動周邊縣區交通深度融合,催生沿線農業産業及果園工業園區經濟快速發展;國道幹線連霍、垣澠、澠淅高速形成十字型高速路網,與新國道310、國道241和省道312、313、508及“四好農村路”實現“主動脈”與“毛細血管”之間的高效連接,構建成一條條內暢外聯、通村達鄉的致富路、振興路,形成“交通+旅遊+鄉村振興”融合發展的新局面。
通向仰韶村遺址的彩虹路 攝影 馮琳
聚焦精準有力、賦能轉型,構建高水準“行業治理體系”,澠池縣建設“一體化+智慧執法+信用監管”交通綜合執法新模式,健全“交通運輸綜合指揮調度中心”各項功能,實現“高速公路、國省幹線、農村公路、客貨車輛、海事碼頭、交通執法”等運行監測“一張屏”,做到日常能監管、應急能調度,逐步構建路運結合、協同高效的大交通智慧保障體系;牢固樹立“科技興安”理念,推進全縣2276台貨運車輛智慧監控“2G升4G”工作,引導企業自主引入“第三方動態監控”服務,將運輸安全管理從“事後應急處置”向“事前事中風險預防”轉變;對監控到車輛超速行駛、疲勞駕駛、超員、不按規定線路行駛、不按規定站點停靠等交通違法違規行為,嚴禁駕駛員冒險作業、涉險運營,做到及時警示、糾正和處理。
澠池縣洪陽鎮劉村至義昌村段改造工程水穩基層銑刨施工 攝影 馮琳
聚焦集約低碳,覆蓋城鄉,構建高效能“綠色交通體系”,圍繞綠色低碳交通發展目標,澠池縣將智慧、綠色理念融入交通運輸全領域環節,推進養護轉型、強化管理升級,構建綜合運輸方式協調聯動機制,建設“綠色交通”。該縣優化幹線公路和物流基地佈局,打造“標準化物流園區”,構建多層次運輸服務網絡,因地制宜融合發展“交郵、客貨、交旅”,形成“縣、鄉、村”三級物流網絡架構,實現産、銷、運一體化的農村物流服務,建設“融合交通”;鞏固拓展“萬村通客車提質工程”示範縣成果,穩步推進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計劃投資600萬元對客運場站升級改造,形成“城鄉客運為主導,計程車、網約車為輔”的城鄉客運體系,滿足群眾多層次出行需求,建設“民生交通”。(文 侯林峰 馮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