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飄香季,“妙手”論英雄。4月23日,信陽市新縣第二屆手工炒茶大賽在陳店鄉木城寨茶莊園舉行。縣域內51名炒茶能手齊聚一堂,同臺競技。
殺青炒制 攝影 王麗君
“現在進行的是炒茶的初制工序——殺青。這個過程需要鍋溫達到200度以上,才能夠把茶葉殺勻殺透。”説話間,來自新縣千斤鄉的炒茶人代玉紅雙手上下翻飛、不斷翻炒,將傳統炒茶技藝展現得淋漓盡致。
捻揉 攝影 王麗君
比賽現場,10口炒鍋一字排開,選手們個個忙碌在炒鍋前,按照傳統製作工藝,進行著殺青、揉捻、翻炒、烘乾等制茶工序。賽場內茶香四溢,沁人心脾。
茶葉飛舞 攝影 王麗君
“手工炒茶比的就是‘火中取寶’!”專家評審組組長、信陽農林學院茶學院副院長陳義説道,手工炒茶全憑雙手感知茶葉溫度,靠視覺觀察茶青顏色,靠嗅覺把控茶葉品質,這是一名制茶師的“手上功夫”,更是對傳統制茶工藝和茶文化的傳承。
烘乾 攝影 王麗君
當天下午,賽事評審組對51名參賽選手炒制的茶葉進行了綜合打分,評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並進行了頒獎。
評分現場 攝影 王麗君
作為手工炒茶大賽的舉辦地,陳店鄉發揮茶資源優勢,把茶産業作為鄉村振興、富民強鄉的主導特色産業來抓,40余家茶企、茶商抱團發展、合作共贏,在鮮葉採摘、幹茶生産、茶園管理、産品銷售等方面形成統一標準。目前,該鄉擁有茶園1.3萬畝、茶業品牌20余個,每年可帶動5000余名群眾增收。
近年來,新縣立足綠色生態優勢,堅持把茶産業作為特色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同時通過旅遊産業的介入,將傳統茶産業打造成“産業+文化+旅遊”的新型業態。目前,新縣共有茶園面積30萬畝,茶葉産量4500噸,連續5年獲得“中國茶業百強縣”稱號,近4萬人在茶産業鏈條上獲得收益。
“下一步,我們將聚焦做大茶規模、做優茶品質、做強茶品牌,帶動更多企業、群眾在茶産業鏈條中受益,持續為老區經濟社會發展增添動力。”新縣林業和茶産業局局長李軍説。 (文 聶建武 陳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