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市西峽縣:“千萬工程”繪就最美鄉村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4-04-30 18:50:20

  2023年,南陽市西峽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4067元。對於人均耕地不足0.7畝的西峽來説,他們的財富就在綠水青山裏。在“千萬工程”經驗的指導下,該縣鄉村振興工作從示範引領向全面縱深快速推進,一幅鄉村共富共美共治的秀麗畫卷在豫西南大地上徐徐繪就。

  上世紀70年代,西峽縣決定構建以“菌果藥”為基礎的特色農業産業體系。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裏,歷屆縣委、縣政府一任接著一任幹、一張藍圖繪到底,先後成立食用菌、獼猴桃、中藥材生産服務辦公室和科研院所,財政資金直補田間地頭,校地聯動、院縣合作,攻克技術難題30余項,選育優良品種20多個。

  邁入新時代,如何做好“土特産”這篇文章?西峽縣堅持“穩菌、固果、壯藥”工作路徑,持續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生産體系和經營體系。在規劃建設的香菇、獼猴桃、中藥材3個百公里長廊上,該縣以新型農業合作社為點、倉儲加工銷售企業為線、鄉村振興産業園為面的産業架構正逐漸清晰。截至目前,西峽縣擁有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1500多家,農産品倉儲加工企業271家,線上農産品銷售店舖1.28萬家,30余萬名農民牢牢嵌在産業鏈條上。

  2023年,西峽農業品牌形象“西峽貝貝龍”在北京發佈,“讓世界愛上中國菇”“中國人的陽光金果”等宣傳語叫響全國,三大産業市場價格漲幅達15%以上,總産值突破300億元,“菌果藥”成了實實在在的富民産業。

  長期以來,西峽縣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鄉村振興的第一場硬仗,互促共進、同向發力。該縣建立“戶分類——戶投放——保潔員再分揀——村收集——鄉鎮轉運——縣處理”垃圾收運處置一體化機制,推行“特許經營+政府購買服務”的鄉村保潔模式,同時以“週四村莊清潔日”“戶貌紅黑榜”“垃圾收費”等機制發動群眾,在大幅減輕財政負擔的同時,保障持續清潔。西峽縣以垃圾分類、焚燒發電、污水治理等為重點加大財政投入,農村污水治理率達到65%以上,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在美麗鄉村的基礎上,西峽縣的採摘農業、創意農業、民俗體驗等多業態與鄉村融合,6個鄉鎮1.5萬名農民吃上“旅遊飯”,年綜合效益超15億元。

  西峽縣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群眾的主體作用,建好基層陣地,讓企業家當“村官”,村幹部領辦創辦村集體經濟項目184個,全縣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4700萬元;建強發展紐帶,以黨為媒,全縣8.3萬戶農戶、823家合作社與仲景宛西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等126家農業龍頭企業通過“雙綁”機制實現三方共贏。(文 王小軍 范亞康)

編輯:張雨晴
2024“打卡中國·讀懂中國式現代化——你好,河南!”網絡國際傳播活動_fororder_移動端banner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